上海市歷史博物館
上海市歷史博物館創建于1983年,原名上海歷史文物陳列館。1991年改為現館名。當時的上海歷史文物陳列館暫借西郊上海市農業展覽館第五館作為臨時館址,1984年5月27日正式對外開放。上海歷史文物陳列館的性質是地志性博物館,它通過一千三百多件文物、文獻以及圖片等資料,綜合展示了上海從遠古到1949年上海解放這一漫長的歷史畫面。1991年上海市歷史博物館在虹橋路1286號全新開館,基本陳列為“近代上海城市發展歷史陳列,展出文物1500余件,分六個部分,全面地展示了自1843年開埠到1949年解放的百年上海風貌,內容涵蓋近代上海租界的開辟和消亡,市政面貌的日趨改善,經濟的迅速崛起,文化的日益繁榮,移民社會獨特的民俗風情以及百年來的政治風云。被列為首批上海市“青少年教育基地。上海市歷史博物館收藏文物近30000件,主要有上海古代歷史文物,近現代歷史文物(包括租界殖民地遺物)18000多件。其中明代韓希孟顧繡花卉蟲魚冊、侯峒曾行書軸、七寶寺藏金字寫經、近代陳化成抗英遺物“振遠將軍銅炮、太平天國大花錢、原匯豐銀行門前銅質對獅、1893年英美公共租界及法租界界碑等是館藏重要文物。2001年5月,我館策劃制作的“上海城市歷史發展陳列館移至上海浦東東方明珠電視塔內。陳列館分“華亭溯源、“城廂風貌、“開埠掠影、“十里洋場、“海上舊蹤五個部分。主要以場景和模型的藝術手法,輔以音響、多媒體資料查詢裝置及多媒體影視模型合成裝置等展示手段,以城市建筑發展為主要線索,反映自古至今上海從一個濱海漁村發展為中國最大的工商都市的過程,突出地反映了近代上海在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活等各個方面的歷史演變。“上海城市歷史發展陳列館開設在上海著名旅游景點東方明珠電視塔內,觀眾既可以登塔觀賞上海改革開放以來的巨大變化,感受新上海的飛速發展,也可以在塔內參觀上海城市歷史發展陳列館,領略上海城市歷史發展的蹤跡和近代上海的歷史歷史風情。上海市歷史博物館的新建項目已被列入上海文化建設的三年行動計劃。目前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員會對上海歷史博物館的興建已有了初步的構想:未來的新歷史博物館將是一座充分反映上海歷史發展軌跡的地方志博物館,定位于全面展示上海古代史與近代史文物。一座全面展示上海古代與近代文物史的新博物館可望亮相申城。
關鍵字: 上海市 博物館 歷史博物館 多媒體 電視塔 陳列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