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七寶:在古鎮吃吃喝喝過大年
七寶老街是離上海市區最近的古鎮,它分為南北兩大街,南大街以特色小吃為主,北大街以古玩、字畫和旅游工藝品為主。七寶老街對我來說,是一個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地方,聽老爸說我爺爺的爺爺上的祖祖輩輩就已經生活在七寶的六號橋地區了,后來七寶擴建馬路我們的祖宅被拆除連祠堂都沒有了,再后來爺爺和奶奶搬到了徐家匯地區,我老爸也在那里出生,他年輕時總共回過七寶兩次看望親戚,到我們這輩就沒有人再回去過了。現在七寶古鎮是以前七寶地區的八號橋,離我老家很近,可能與身俱來對七寶古鎮就有一種親切感,周末總愛和家人來這里,或找一處臨水的小飯館吃頓飯,或覓個小茶館喝喝茶聊聊天,或貪戀街頭巷尾的小吃從老街的這頭吃到那頭……這種感覺總是讓我很貪戀,時光仿佛回到了從前。這里不僅有年華的味道,也有家的味道。
快過年了,好多朋友出去旅行,也有好多朋友待在上海過年,在大城市生活總覺得現在過年的年味大不如以前,過年的興奮勁小了,節后的煩惱事多了,過年無非就是成天大吃大喝,整天迎來送往,還會面對同學聚會、親朋聚會時相互間攀比,如此身心俱疲,難道真的只有在我們還是孩子時才能感受到過年的樂趣嗎?不如去周邊的古鎮走走,感受一下古鎮過年的氣氛吧。
有七寶古鎮字樣的芝麻餅。
熱騰騰的素香鈴,口感既脆又很有韌性,江南名小吃之一。
好懷念小時候元宵節我們拉的紙兔子燈,我記得以前手工勞動課自己還動手扎過兔子燈,我從小手就笨,扎不好就帶回家讓老爸幫我扎,排須倒是我自己剪的。元宵節那天在新村里拉還是很得意,碰到小朋友就說:這是我和爸爸一起做的兔子燈,不是買的。我印象中那一年有個小男生的兔子燈最拉風,是圍著一輛小三輪腳踏車扎的,整個就是一輛兔子燈車嘛!我還對他說:你的兔子燈大是挺大的,但是沒有燈,不稀奇。還有一個小胖子,拉了個巨大無比比他人還高的兔子燈出來顯擺,結果那天風很大,蠟燭一倒把整個兔子燈點著了,那個火光沖天呦,結果胖子就看傻眼了,等兔子燈燒了差不多才想起來哭,哈哈哈哈,我在旁邊是笑個不停,還對我老爸說:這個比煙火好看。那個胖子從此之后就不跟我玩了,估計從那天開始就恨死我了,不曉得有沒有留下什么童年陰影。
海棠糕是我老媽的最愛,一到七寶她必定買,但是我一直沒搞懂介個有啥好吃的。
糯米做的小點心一直是我的最愛,這點隨我老媽,畢竟我身上有一半浙江人的血統
糖藕每次都打包,有時候不吃飯就吃這個。
過年了湯圓也是并不可少的,我喜歡吃芝麻餡的。
鵪鶉串串,有時候還有麻雀串串。
小竹筒飯。
紅燒蹄髈、豬手都是我的最愛,我小時候經常對我媽說:沒吃過肥肉就等于沒吃過飯。
聞聞臭吃吃香的臭豆腐每次我都要吃的。
襪底酥其實是古鎮錦溪的特產,薄薄的酥餅吃起來松脆爽口。
看到各種糕很懷念以前用紙包的千層糕,小時候很喜歡吃,一層扯不開就整一塊放嘴里咬。紅色那種那個字怎么念?(霞光黎影mm提供以下信息:芡實糕(qian第四聲),芡實又名雞頭米,可以拿來和薏米一起燒羹。芡實糕ms上海周邊每個古鎮都有,但最好吃的在西塘。)
韓國辣年糕,七寶的小吃是越來越混搭了。
朝鮮打糕,以糯米為原料,用糯米飯槌捶打而成。
香脆的大麻花,現在都改良了,以前哪有這種有餡兒的。
傳統的各種烤。
有覺得這個號稱是上海特色五香豆好吃的童鞋嗎?從小到大我一直沒搞明白,這種又硬又不容易消化只有咸味的豆子有啥好吃的?還上海特產呢,簡直塌了上海人滴臺>.<
過年了談錢傷感情,但是不談錢也傷感情,人就是這么俗的。
最后在這里祝各位朋友龍年大吉,先給大家拜個早年了!
關鍵字: 七寶老街 上海 吃吃喝喝 徐家匯 特色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