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的水:失而復得的喜悅
一直以為泰山是缺水的山,以致于出來前,長輩都說因為泰山太有名,所以破壞也是最嚴重的,致使山里沒水,所以一定要多帶點水上山。于是抱著這個想法我們開始了行程。我們是早上7點多到的泰山,第一天,玩山下的景點,就似熱身,但我已經體會到水的魅力了。黑龍潭一個很漂亮的水庫,水是黑的,但卻不是因為臟而呈現的黑,是那種又清又深的感覺。水庫中的水沿著一個人工的落差墻,直瀉至下,非常漂亮。凌晨即起,我們開始了登山活動,沿途一片漆黑,但清晰的泉水聲卻伴隨著我們一路,看不見卻好像就在身邊一樣,疲意也消除了不少。登上山頂,兩個字:累、冷。8月的山頂,說話時竟然可以看見自己口中呼出的熱氣,最讓人傷心的是,如此辛苦只為了一睹太陽躍起的一瞬,然而太陽公公卻沒有被我們的誠意所感動,睡了個大懶覺。我們只好放棄,開始下山。從南天門一路下來,我們已經接近了放棄的邊緣,一面喘著粗氣,一面努力支撐已經開始有點顫抖的雙腳。突然又聽見水聲,就在耳邊,循聲而去,看見了穿行在泰山石中潺潺的清澈的溪水,它正慢慢的向下推動,好像說,加油啊,外鄉客。這時真有種沖動,想下去在水里行走,無奈天冷,怕小腿會抽筋只得作罷,但我們因為有了水的作伴,發現風景確實不一樣了。它就好像小精靈一般,出沒在你周圍,使你不想放下手中的相機,注意力也開始發生了偏移,雖然累,但累得值得。就要到山腳了,我們也發現了一個最好看的景點———三疊瀑。三個落差一個接一個,從上游滾滾面下,流至下一個水潭,很近又一個落差,水更大一些,直入第二潭,而很近的距離內,第三個落差已經在迎接上面的泉水,匯合后直灌下一個水潭,每個潭都清澈見底,在周圍樹木的映襯下,好似一幅畫,深呼吸清新的氧氣,耳畔是水聲與鳥聲的混合,眼前是綠色和清色的一體。終于下山了,背著一身的疲憊,但心中卻想,一定要寫一篇東西,告訴人們,破壞了的可以繼續保護,一切都會再回來的,泰山失而復得的水就是最好的例子,保護環境就是保護自己。
關鍵字: 景點 水 泰山 黑龍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