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游之——江南貢院
550){this.height=550/this.width*this.height;this.width=550;}"> 關于考試這件事,我們都不陌生。從小到大,大考小考,我們也算得上是身經百戰了。但考試這事對古人來說,可是相當不尋常的。首先,在古代,考試是男人的事兒,不帶女人玩。其次,古代的考試,要千里迢迢地到指定的那幾個考點,當年也沒有遠程答卷、網絡考試這一說。 明、清鄉試的地點基本是以省為單位的,考點設在各省的省城,當然還有北京和南京。南京的考場就設在江南貢院。明清兩代,江南貢院不斷擴建,它東接桃葉渡 [1] ,南抵秦淮河,西鄰狀元境 [2] 間,占地約三十萬平方米,當時是全國規模最大的考點。(這是北京比不了的。北京現在連考棚的遺址都找不到,可能早就被移為平地或蓋起高樓大廈了。)唐伯虎、鄭板橋、文天祥、 林則徐 、施耐庵、 曾國藩 、李鴻章、 陳獨秀 等歷史名人均為江南貢院的考生或考官。 550){this.height=550/this.width*this.height;this.width=550;}"> 要說起來,古代的考生也不容易。不是才思敏捷、下筆有神就能取得好功名的,還有一些前提條件。 首先,他們的體力一定要好。那年頭,考趟試要千里迢迢地趕到考場。考生中能坐著馬車來的,估計也是少之又少,多數人都是背好行裝腿兒著來,一走起碼個把月甚至更多。他們體力要是跟不上,還沒走到呢,還不就趴菜了? 其次,他們要有超強的環境適應能力。試想兩萬多人給集中在考場里,一人一個小隔間,十天半月吃喝拉撒全在里頭,那會是什么味道?沒有超強的環境適應能力能堅持到考完嗎?在這樣的環境中,估計蚊蠅叮咬、老鼠蟑螂滋擾也是免不了的,如果不能適應,怎樣安下心來寫八股呢? 第三,還要求考生們牙好、胃好。為啥這么說囁?因為考試這十天半月是要自備干糧的。干糧越干,保存的時間就越長,當然,干糧可能也會越硬。牙不好啃得動嗎?胃不好消化得了嗎? 考生中當然也不乏有敗家子兒。平日里從不寒窗苦讀,到趕考時才抓了瞎,于是那點小聰明全用在了如何舞弊上。小抄抄在綁腿上的,內衣上的,什么招都能想出來。甚至還有考生把小抄夾在了干糧里。可憐費盡了心思,抄的時候都不知抄哪段。更高明的舞弊者,用上了“生物科技”手段,通過信鴿傳書作弊。據說當年在貢院的四角建起了信鴿了望塔。于是,可憐的鴿子遭到了無辜的捕殺。 550){this.height=550/this.width*this.height;this.width=550;}">
20 如今,帶著一肚子的好奇與向往,走進了江南貢院。可惜當年規模如此宏大的一片建筑只剩下一個四合院式的結構,保留了明遠樓、20余處貢院碑刻,以及復建的40余間考試用號舍。號舍中展示了文房四寶、油燈以及部分知名考生的塑像。當年位于貢院中心監視考生用的明遠樓,現在已成了貢院的入口。懷著一顆不甘的心,問工作人員,當年那么大的貢院只幸存這么一小塊了嗎?答曰,1919年大部分房舍被拆除,辟為市場,如今只有這么大了。想看全景,只能看建筑模型圖了。 20 550){this.height=550/this.width*this.height;this.width=550;}"> 現在這小得可憐的貢院,門票卻要rmb20,多少有些不成比例。強烈要求江蘇省及南京市旅游局作出相應的調整! ,多少有些不成比例。強烈要求江蘇省及南京市旅游局作出相應的調整! (注釋參考百度百科及中旅網頁) [1] 桃葉渡為南京古名勝之一、金陵四十八景之列。桃葉渡位于十里秦淮與古青溪水道合流處附近,即淮青橋東.今渡口處立有“桃葉渡碑”,并建有“桃葉渡亭”。清人張通之在《金陵四十八景題泳》“桃葉臨渡”一景中寫道:“桃根桃葉皆王妾,此渡名惟桃葉留,同是偏房猶側重,秦臣無怪一穰侯。”詩文道出了桃葉、桃根姊妹倆,同為東晉大書法家王獻之的小妾;因王獻之當年曾在此迎接過愛妾桃葉,古渡口由此得名。王獻之當年曾作《桃葉歌》曰:“桃葉復桃葉,渡江不用楫;但渡無所苦,我自迎接汝。”從此渡口名聲大噪。這首載之《古今樂尋》中之詩,頗昵而佻,為樂府吳聲流韻,至南朝陳時猶“盛歌”之。《桃葉歌》一直保存在明樂的樂曲之中,至今日本的明清樂中還有這首歌曲。“桃葉臨渡”遂成千古佳勝和久傳不衰的風流佳話。 [2] 在離牛首山不遠的長江邊,有座沒有碑文的“穢墓”,這是南宋初年臭名昭著的奸相秦檜之墓。秦檜世居建康,并被宋高宗封為“建康郡王”,死后埋葬在南京西南郊和牧龍鎮牧牛亭,當年墓上“豐碑屹立,不鐫一字”,據說是因為無人為其撰碑文。明朝成化十一年(1485年),秦檜墓被盜發,盜墓者“獲金銀器具巨萬”,被抓獲后,當地官吏有意“減其罪,惡檜也”。住在秦檜墓側的秦檜后代恥于姓秦,秦檜府第原在城南夫子廟附近的秦狀元境(因秦檜父子都曾考中過狀元),但因秦檜人品太丑,當地人恥于提及其氏,改稱“狀元境”。
關鍵字: 南京 江南 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