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風月——夫子廟
與“六朝人物”和“魏晉風度”有關的夫子廟以廟為中心,文德橋、烏衣鄉巷、朱雀街、桃葉渡、瞻園、江南貢院、香君故居、吳敬梓故居......如風如月千年流淌在夫子廟的身邊,集秦淮十里風光、六朝人文景觀與民俗民風、民俗民勝為一體,使今天的夫子廟更加輝煌。 夫子廟是南京人對孔廟的俗稱。位于南京城南,東起姚家巷,西到四福巷。南倚秦淮河貢院街旁,北鄰健康路。六朝時代的夫子廟熱鬧非凡,繁榮昌盛。作為國子監科舉考試所在地,由于考生云集,應運而生的酒樓、茶館、小吃、煙花柳巷比比街市。“畫船蕭鼓,盡夜不絕”,“梨花似雪草如煙,春在秦淮兩岸邊,一帶妝樓臨水蓋,家家粉影照嬋娟”,“漿聲燈影連十里,歌女花船戲濁波”描寫的就是當時夫子廟秦淮河邊的畸形的繁華景象。 離夫子廟隔河對面的烏衣巷是我國最老的巷名,相傳有1600多年的歷史,是三國時吳國茂守石頭城的部隊營房所在地,由于將士都身著黑色軍服,此地便被后人稱為“烏衣巷”。中唐詩人劉禹錫的“朱雀橋邊野花草,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感嘆早已蕩然無存。而與此相鄰的具有浪漫名稱,青石鋪成琵琶巷現如今邊成了柏油路。 佇立在夫子廟正門南、秦淮河北岸的“天下文樞”牌坊它的內涵應該是指此地是天下之文化中樞。 今天的夫子廟已變成古色古香的旅游勝地。
關鍵字: 南京人 夫子廟 景觀 江南 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