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花三月上揚州!
揚州雖地處蘇中,在長江北岸,但是其江南韻味絲毫不比其他地方差,在地理位置上可以算得是最北面的江南古鎮了。 古人“腰纏十萬貫,騎鶴下揚州”,不過我可沒有那么多銀兩,也沒法騎著鶴飛往揚州,但我想我們一定都是懷著相同的心情,都是想親身感受下文人墨客筆下“人生只愛揚州住,夾岸垂楊春氣薰,自摘園花閑打扮,池邊綠映水紅裙。”的愜意生活。 好了,廢話不多說,開始我的揚州瘦西湖之旅。 3月底,追隨著清明掃墓的第一批大軍,回到老家探親之后,便折路趕往揚州,由于時間不是很多,只夠玩一個地方,我們都毫不猶豫的選擇了瘦西湖。 伴隨著偶爾小下的細雨,來到了公園南門,不大的停車場已停滿了大大小小的車輛,一下車便迫不及待的買了票進門。 剛進門就感覺換了個世界,全然沒有了門外汽車的喧囂和人流的嘈雜,完全陶醉于桃紅柳綠之中。 沒來之前就聽到前輩說走在湖邊是2步一桃、3步一柳,我邊聽著便開始流口水了,如今親眼看到了更是呆了幾分鐘才清醒過來,用著手中的相機希望能留住春天的腳步。 漂亮的白花,配有淡淡的粉紅,如清秀的少女般,讓人頓生歡喜之心。 剛進南門就是長堤春柳,長長的堤岸邊上一排看不到盡頭的垂柳讓人如進夢境,深深醉迷。 走在桃紅柳綠之間,行人紛紛放慢腳步,欲與春天來個親密接觸,不是把自己留在春天里,就是把春天留在相機里,留在自己的心里。一路上都是行人的歡聲笑語,讓這片湖水更顯活力,讓這片花草更顯親密。不知不覺,走到一個岔路口,終于逮到一處無人的幽靜之地,抓起相機拍了幾張。 不知道為何這樹的葉子黃色的,可能是為了給這春天多一點色彩,更顯得的色彩繽紛。 一直往北走,過了月觀來到小金山,這里有小商店,休息的人也比較多,我們也得以坐下喘口氣,不是走的累才喘氣,而是看的目不暇接,休息片刻,消化一下,繼續向西,期待后面的美景。 繼續向西來到了玉版橋,正如這幽雅的名字,橋如絲帶般臥于湖上。 站在玉板橋上,望見另一座橋在不遠處遙相呼應,看不到名字,也沒有來得及過去看,待哪位去過的來揭曉答案。 一路上都有著紅花綠柳陪伴著,忍不住還是要多拍幾張玉照。 過了玉板橋不久,便看到了造型奇異的五亭橋,由5座亭子組成的橋,很可惜,沒有把它拍好,所以就不奉上照片拉,望見諒了。 過五亭橋是一個小島,島上是著名的白塔,雖然不是拍攝的最佳時候,有白塔無晴云,不過遠遠望去,還是增色不少。 在五亭橋上環顧四周,又是一片新的景象,湖水在下面靜靜的流淌,沿湖的方向延伸,盡是一片綠色盎然。 走過乾隆曾經住的望春樓,終于見到了期盼已久的二十四橋,全由高中時背過的一首詩,讓我深深記住了這座橋。 “青山隱隱水迢迢, 秋盡江南草未凋 , 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 在二十四橋邊上走著忽然傳來一位導游在向游客解釋二十四橋的的由來,便停下來”偷聽”,它用漢白玉砌成,單孔拱形,成東西向飛跨于湖面之上,橋身長二十四米,寬二點四米,兩端各二十四級臺階,上圍二十四根欄柱,欄板皆雕月鏤云,處處隱含“二十四”之意。聽罷,在邊上轉了下,雖不知現在其長寬是否依舊,然確是勻稱美觀。 走過了二十四橋,由于時間的緣故,不得跟隨家人一起返回,后面還有些許景觀都沒看了。其實路途中間也有好些美景錯過了沒有看,如登小金山,春波橋等。就算是留點遺憾,等下次再來的時候好好回味下吧。最后再貼一張。 在回程的路上,依然回味著瘦西湖的春色,真正體會了白居易那時的所寫:“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似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ps:友情提醒大家下,要感受江南的韻味,可要跟上春天的腳步,因為此時的江南是最美的江南!
關鍵字: 人生 其他 心情 揚州 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