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美食
揚州美食 薈萃八方美食,招來四方游客 淮揚菜系是我國烹飪行業的一支重要流派。它不僅代表了揚州的烹飪技藝,也代表了我國東南部、淮河以南這一廣大區域的烹飪技藝,故有"東南佳味"之稱。為國內外專家、群眾所公認,與京、川、奧菜齊名,是我國主要菜系之一。 維揚菜系的主要特點是: 選料嚴格、刀工精細、主料突出、注意本味、講究火工、擅長燉燜、湯清味醇、濃而不膩、清淡鮮嫩、造型別致、咸中微甜、南北皆宜。揚州廚師且精于瓜果食品雕刻。 紅樓宴、三頭宴、全藕宴是揚州菜的三顆明珠。 紅樓宴, 是《紅樓夢》書中所寫菜肴的創新。作者曹雪芹曾在揚州久留過,他的祖父曹寅到揚州接駕康熙皇帝時也曾設宴招待六司百宮。著名的紅學家馮其庸說:紅樓菜實在是揚州菜的體系。 三頭宴, 是將揚州的三道傳統名菜:拆燴鰱魚頭、清燉獅子頭、扒燒整豬頭發展而成的宴席。獅子頭,肥嫩不膩;鰱魚頭,口味香醇;整豬頭,香溢四座,均具有濃郁的鄉土風味。 全藕宴, 歷代以來被稱為水鄉澤國,又被譽為荷藕之鄉的寶應,根據歷代祖先遺傳的制作方法,又創新出50余種藕菜肴,形成獨特的全藕席,寶應賓館推出的該菜肴,深受中外來賓的歡迎和贊譽。 揚州菜肴除保持原淮揚特色的三頭宴、富春包子、燒尾宴外,又創新推出瓊花宴、河鮮宴、 菊花蟹宴、野味宴、八怪宴、行宮宴、乾隆御宴、全素宴、火鍋系列等一系列菜品,其特色菜大煮干絲、將軍過橋、醋溜桂魚、三套鴨等不可不嘗。 要品嘗正宗的特色菜肴,去揚州的老字號最為實惠。口味不僅正宗,而且價位相對適中。還可去賓館飯店或揚州美食一條街等地。揚州風味小吃是揚州菜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通常指酒宴上冷盤、炒盤和大菜以外的席點、大眾化小吃及民間所做的小吃、食品。揚州點心以嫩酵、溫水面團、油酥、面條和應時點心為主。點心以薄皮大餡、皮餡配合相宜、餡心多變、適應時令而擅長。面條糯韌多重湯汁、覆蓋各式澆頭而味美留連。風味小吃多以應時野蔬配以葷腥和臘味、果脯、蜜餞制成餡心,隨季節而變。點心調味趨于新鮮、香酥、突出主味。咸中帶甜,以甜提鮮;甜味則糯香粘滑,甜純適口,兼有北式點心濃郁實惠,南式點心精細多姿的特點,形質統一,用料講究,形成自己的特色。 十大名點是: 三丁包子、千層油糕、雙麻酥餅、翡翠燒賣、干菜包子、野鴨菜包、糯米燒賣、蟹黃蒸餃、車螯燒賣、雞絲卷子。 十佳風味小吃是: 筍肉鍋貼、揚州餅、蟹殼黃、雞蛋火燒、咸鍋餅、蘿卜酥餅、 雞絲卷、三鮮鍋餅、桂花糖藕粥、三色油餃。 十佳特色小吃是:四喜湯團、生肉藕夾、豆腐卷、筍肉小燒賣、赤豆元宵、五仁糕、蔥油酥餅、黃橋燒餅、蝦籽餃面、筍肉餛飩。 這些名點可在揚州美食一條街上幾乎都可以嘗到,另外,一些老字號富春茶社、京華大酒店、菜根香飯店、揚州大酒店、共和春酒家、綠楊村也有各式小吃供應,瓊林苑、西園飯店、珍園飯店、東園飯店、新世界酒樓、電世界大廈、瓊花大廈、揚州大廈、皇宮大酒家也有各式精致小吃名點,看來"吃在揚州"真是輕而易舉的事了。 飲食名店 富春茶社 富春茶社的點心最為著名,品種繁多,風味獨特,三丁包子、千層油糕、翡翠燒賣不可不嘗。包子造型講究,鯽魚嘴,荸薺肚,32道褶皺,出籠時挺立籠中,猶如牙雕玉刻。富春茶也叫"魁龍珠",為該店20年代初始創,用富春花局種植的珠蘭與浙江的龍井、安微的魁針合制而成。魁針取其色,珠蘭取其香,龍井取其味,濃郁醇樸,解渴去膩。 該店除供應特色點心外,還創新菜肴30多種。 京華大酒店 揚州京華大酒店是揚州第一家中外合資的、按四星級標準建造的酒店,由香港中旅酒店管理有限公司聘請的業內資深人士管理。酒店位于市中心古跡頗多的文昌路上,北依風光秀麗的瘦西湖,交通便捷,是商務會議居停之首選。 菜根香飯店 清末民初,由揚州人徐述階在新盛街開設,初名江北旅館,附設一小飯店。后業務擴大,便正式對外營業,取王士"還應酬謝菜根堂"詩句之意,定名為菜根香飯店。20年代末,開始供應炒飯主要品種有清蛋炒飯、桂花蛋炒飯、三鮮蛋炒飯、什錦蛋炒飯等。因品種多、口味美、風味獨特,烹調方法有獨創之處,自此聲譽日隆,炒飯便作為該店傳統特色品種,名揚國內外。解放后,店址遷國慶路中段,與大眾菜館合并營業,經營冷熱菜肴60多種,并增加風味小吃。特色品種傳統的炒飯外,還有醋熘鱖魚、砂鍋獅子頭、將軍過橋等維揚名菜。 揚州大酒店 揚州大酒店位于汶河路75號,該店是一座多功能的商業飲食服務建筑群體,內設商場、餐廳、旅館、美發、攝影、舞廳、游樂場、裝潢、裘皮、信息廣告、現代辦公用品等11個分部。總建筑面積1.8萬平方米,建設總投資1800萬元。主樓6層,南北群樓分別為5層、4層和3層,鱗次櫛比,造型別致,古樸典雅,富麗堂皇。1988年被批準為二類旅游涉外飯店。內設龍鳳大餐廳、旅客大餐廳及唐城宮、維揚廳、天府廳、西餐廳等9個小餐廳,可同時開酒席80桌,供千人就餐。菜肴面點以維揚風味為主,兼備川、魯、奧特色菜及西餐西點。 共和春灑家 始建于民國19年(1930)5月,老板王學成開店于南柳巷大儒坊口,取名共和春餃面館,經營餅面、鍋貼、 單餃等。品種隨季節而變,端午售粽子,春天賣春卷,冬季有蜂糖糕。解放后,遷甘泉路38號。1985年,增加供應酒席菜肴,更名為共和春酒家。其傳統特色品種是餃面,面條由人工跳壓,刀切制成,下鍋不爛不粘,入口爽滑。餃子皮薄肉鮮,形似麻雀頭,邊如荷葉,煮熟后餃頭向上,宛如朵朵荷花。操作嚴格,以曬干的伏天湖蝦籽為佐料,下出的餃面湯鮮餃嫩,面條柔而不斷。因價廉物美,為市民所喜愛,歷經50多年而不衰。 綠楊村 綠楊村酒樓是江蘇省揚州技工學校的實驗飯店。是承襲了清代"白旗紅字綠楊村"韻味的老字號。綠楊村也是揚州的一扇窗,千千萬萬海內外賓客,透過她觀賞古城的美,領略維揚烹飪的無窮魅力。
關鍵字: 八方美食 揚州 烹飪 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