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美食
無錫美食無錫名菜 棗蓮菠蘿肉主料選用瘦肉型五花肉,切成半寸見方,焯水后,表面剞花刀;加入湯、黃油、 香料、蔥姜、紅曲水、南乳汁、糖、醬油等,燒至八成熟,放入棗蓮同煮;將肉裝盆,在剞刀的叉口均勻鑲嵌蓮子,再上籠蒸,20分鐘后取出,圍上預先蒸軟的蜜棗、 淋上原汁,并以綠色瓜皮制作成菠蘿葉點綴即成。碧波西施豆腐制作時,先把江瑤柱絲、火腿絲和銀魚包入梅花形的豆腐內;把豆腐倒扣入盛器中,周圍用竹針刺蜂窩洞,表面剞花刀,加高湯、鹽、味精上籠用小氣蒸煮;蒸后倒去原湯,并且用蔥泥加高湯、鹽、味精勾成琉璃芡,淋于豆腐周邊即成。此菜造形美觀,色澤鮮姣,清香誘人,口感滑嫩細膩。菜名生動、貼切,寓意深刻。蒜茸蒸蟹取活青蟹2-3只,拆下蓋、鉗,洗凈,肉段斬塊后放置于盤中間,拍碎鉗殼,鉗與蓋分置于盤兩端;將蒜茸加入適量蠔油、色拉油及黃酒攪勻,灑在蟹上,再將蛋清酌加調料攪散,倒入盤中,旺火蒸7-8分鐘后,另將略經煸炒的青椒末連油澆在蟹上即成。太湖船點 船點的代表作是"十景(什錦)粉點",即用粳米、糯米粉加入天然植物色或食用色素和成面團,包入餡心,捏制成花、果、鳥、獸等各種造型,蒸熟而成;近年已將粳米粉改為澄粉與水磨米粉,蒸出的點心不變形、色澤光亮,更具特色。餡心多用棗泥、果仁。另有一種別具風味的"蛋黃金絲角",制作時,澄面中加入了熟咸蛋黃與豬油,餡心則由椰絲、夏威夷果、核桃仁、白芝麻加糕粉、花生油與雞蛋等制成。生坯入油鍋炸至表面起酥呈淺黃色,食時松酥可口,極有滋味,為太湖船點中的一絕。 繡球鮑甲 "繡球鮑甲"以活甲魚為主料,將甲魚宰殺后,側腹開刀去內臟(保持甲魚的外形),去掉裙邊黑衣及腹部白衣。把加工好的魚翅、火腿、刺參、干貝、花菇、銀杏等輔料丁依次下鍋炒好,調上味,釀入甲魚腹內,放入容器加入上湯,加蓋并用絲綿紙封口。上籠蒸至甲魚酥爛,裝盆,并用其原汁上芡,澆在甲魚上面;將鮑魚加工好放入上湯、蔥、姜,上籠蒸至酥爛;雪魚切成絲做成繡球,蒸熟后擺放在鮑魚上,圍在甲魚周圍,淋上原料即成。 美點雙輝三角包本是傳統點心,一般只有單一的餡心。為適合顧客口味多樣化的要求,將其改為雙味餡,用豆沙餡作底層,麻蓉餡作上層,豐富了三角包的口感;同時改進其外觀,使造型更加飽滿、精細、美觀。麻蓉餡中加入了切細的核桃仁和金桔餅,使餡心更具香甜軟滑的特色,同時還具有健腦開胃的作用。澄粉秋葉餃本是廣式點心,此處對其餡心也作了改進,采用咖喱餡味咸而微辣,與甜味的雙餡三角包同食時,咸甜交替變化,食之不厭。 沙律爆鯧魚將鯧魚切成梭形塊,制成醬褐色的爆魚后,用西餐色拉醬在其表面裱上網狀圖案,即可裝盆。此菜既保持了爆魚的傳統風味特色,又增加了色拉而具滑潤爽口、微酸的特點,豐富了口感;醬褐色的魚塊裱上奶白色網狀花紋,更增加了成菜的色彩感,誘人食欲。 脆皮大腸先將洗凈的腸頭放入鍋內,加紅曲水、桂皮、茴香、香葉、蔥、姜料酒及鹽適量,煮約2小時。取出吹涼吸干水后,切成10公分左右的小段,每段再剖成4條,然后用溫開水把麥芽糖、廣東米酒、汾酒、浙醋黃及桔粉調勻后為大腸條上色,吹干表皮后入油鍋烹炸至金黃色,裝碟放入盆內,即可配以甜面醬、胡蔥絲、黃瓜條、薄面餅上桌。一帆風順將活澳龍蝦宰殺取凈肉(保留完整頭、尾殼)切成薄片;嫩黃瓜切成條,用龍蝦逐條卷起;另將三文魚切成薄片,加哈密瓜條逐個卷起;用一只木制龍船,鋪墊好芫荽、蘿卜絲,上邊有序排列龍蝦頭尾殼及龍蝦、三文魚卷,并配以芥末醬、日本醬油上桌即成。 白汁鮮吻取新鮮鲴魚吻若干個(單尾魚重1千克左右)洗凈,焯水后再用清水漂浸,濾干后入油鍋,加入蔥、姜、紹酒、黃酒,蓋鍋稍燜,再加入精鹽與清湯,中火燒至湯汁濃白后,淋入精煉油少許即可起鍋裝盆。 年年有余先將大銀魚處理后入鹽開水鍋氽熟,切成細粒煸炒,并加入火腿、香菜、冬筍、香菇末及調料,盡量將水分瀝干,勾芡淋麻油起鍋成餡心;將熟菱肉泥和熟糯米粉加入適量白糖、食鹽、味精混合搓勻后再加入適量胡椒粉、麻油、豬油搓勻成團狀,均分成若干小份并成圓形小餅,包入餡心,制成魚狀,逐個放入油鍋炸至外黃里透即成。 翡翠龍眼肉選用上好的肋條焯水至四成熟取出,加紅曲水、茴香、八角、桂皮、蔥姜,燒上色后加醬油、味精、鹽,旺火燒后小火燜至入味后取出,改刀成寬5厘米、長10厘米的薄片若干,每片卷起一只去殼熟鴿蛋成卷形,皮朝下,有序排滿扣碗底面,加調料,加蓋上籠蒸至酥爛取出,篳出湯汁翻扣在盆中;原湯汁勾芡淋于肉卷上,另用菜苞炒制后圍邊。此菜色彩鮮艷,形似龍眼,酥爛入味,肥而不膩,入口即化。 怪味生茸蝦以浙江產的大基圍蝦作主料,將其去頭、殼留,從脊背部剖開去沙腸,洗凈后剞刀,加調料,擠干水分,上漿、拍面粉、拖蛋黃后,粘上烤熟的花生仁細粒炸制,口感比一般"吉力炸"采用面包渣或面包粉更香更脆。成菜裝盤后跟碟而上的調料"怪味汁",選用芥末糊油咖喱等進口調料,不同于四川式和淮揚式的怪味汁。 龍須血糯銀魚先將血糯蒸至七成熟;瑤柱加料酒蒸熟拉碎成絲;銀魚去內臟洗凈瀝干,加入精鹽、味精、蛋清、面粉、菱粉上漿,滾上血糯與瑤柱絲,上籠蒸熟后排列裝盆;另起油鍋,放入蒜泥、糖、鹽、料酒、澄汁、白醋,沸后勾芡淋油,攪拌后撇澆于盆內銀魚上即成。玉樹面筋餃主料為清水油面筋,輔料為菜頭、高郵咸蛋黃、前夾心肉、蝦仁、松子肉,調料為精鹽、味精、料酒、蔥姜、淀粉、高湯。將夾心肉斬茸加調料拌和,松子仁氽熟,蝦仁漂浸上漿,咸蛋黃改刀,制成四味餡心;將每只面筋剖為二片,燙軟后冷卻,每片正面朝里反包四味餡心成餃子狀,有序放入扣碗,加調料蒸后裝盆,淋上高湯明汁,并圍以炒好的菜心即成。 黃泥煨甲魚用500克左右的鮮活甲魚和300克左右的出骨子雞各1只,用紹酒、鹽、醬油、糖、丁香、蔥、姜、八角、川皮、五香粉、玉桂粉、蒜、沙姜粉腌漬;另將火腿、蝦仁、瘦肉、青豆、鴨肫等輔料加工成粒炒熟,加油、鹽、味精、蒜泥、皮凍調味后,填入甲魚;再用新鮮荷葉、高溫無毒玻璃紙與錫紙,將甲魚子雞包在一起,外面裹上黃泥,放入200℃的烘箱內煨制即成。無錫小吃 小籠饅頭無錫小籠饅頭,是無錫的傳統名點,已有百年歷史。它選用上等面粉制作、選料精細,小籠蒸煮,南方口味。具有夾起不破皮,翻身不漏底,一吮滿口鹵,味鮮不油膩等特色。饅頭緊酵皮薄、餡多鹵足、鮮嫩味美,秋冬時,餡心中加入熬熟的蟹黃油,即為著名的"蟹粉小籠",食時鮮美可口。 油豆腐干油豆腐干,無錫傳統小吃。將老豆腐用刀切成1厘米厚,逐塊放入油鍋煎成金黃色盛入碗中,用剪刀剪碎,澆上熟醬油、甜面醬蔥末、姜末、白糖等佐料即可食用。此小吃香氣誘人,外脆內嫩頗受市民喜愛。三鮮餛飩三鮮餛飩,起源于錫山市(原無錫縣)東亭鄉民間,后逐步發展為無錫傳統名點餛飩一鮮肉、開洋、榨菜制成餡心,故稱"三鮮"。并以肉骨頭吊湯、豆腐干絲蛋皮絲為佐料。皮薄、餡多、湯鮮的三鮮餛飩,是無錫最受市民喜愛的大眾化點心。春卷春卷是無錫時令小吃。它用上白面粉加少許水和鹽拌揉捏,放在平底鍋中攤烙成圓形皮子,然后將制好的陷心(肉末、豆沙、菜豬油)攤放在皮子上,將兩頭折起卷成長卷下油鍋炸成金黃色即可。春卷皮薄酥脆、餡心香軟,別具風味,是春季的時令佳品。 梅花糕梅花糕,無錫風味小吃。它選用上等面粉、酵粉和水拌成漿狀,注入烤熱的梅花模具,放入豆沙、鮮肉、菜豬油、玫瑰等各種餡心,再注上面漿,撒上白糖、紅綠瓜絲,用灼熱的鐵板蓋在糕模上烤熟即成。此糕呈金黃色,形如梅花,松軟可口,老少皆宜。 桂花糖粥桂花糖粥是無錫傳統名點。它的制作方法是:將糯米淘洗干凈,投入紅棗、豌豆加入冷水,用旺火燒煮,待糯米粒開花后,加入甜桂花和白糖;繼續煮至稠狀即可。糖粥稠而不糊,紅棗白粥,色澤誘人,桂花飄香,甜香可口,很適合市民特別是老年人的口味。豆腐花豆腐花是無錫傳統小吃。它將豆腐花制作在大口壇內,邊賣邊烤,既嫩又熱。食時,加上熟醬油、蔥花、紫菜、蝦皮、榨菜末、白糖、麻油等調味品,成為無錫老少皆喜歡的風味小吃。
關鍵字: 五花肉 制作 無錫 菠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