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莊小記
我是北方人,生在北方長在北方,對“江南小鎮”的認識便是從書中,從畫里,從電視上得到的,“小橋、流水、人家”是那樣的恬靜、悠閑、平和。以前讀沈從文的《邊城》湘西河邊由吊腳樓組成的小鎮不僅幽靜,還有幾分的驚險,只是那美麗的鳳凰古城留給我許多的想往和神秘。 游周莊我是跟著當地的旅游團去的。由于是散客拼團,所以彼此并不熟悉,但終歸是一個臨時團隊還是要相互照應的,在短短的交往中也能感覺得到南北方人的性格差異了。 車子在高速路上行駛著,現代化大都市已漸行漸遠,高樓大廈、霓虹廣告以及擁堵的車流愈來愈少,村莊、樹木、河流漸漸多了起來。不知不覺中周莊已經呈現在眼前了。隨著人流步入周莊,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人、人、人,到處是人。雖然已經過了“黃金周”但人們對小鎮的熱情絲毫未減,(特別要奉勸大家千萬不要趕在放假期間來。)跟著導游過雙橋進沈廳入張宅,眼前人頭攢動,耳邊導游的講解聲此伏彼起,再加上天氣的晴熱使我感覺很躁,完全沒有了印象中的恬然與幽靜,一直到導游象完成任務似的把大家領進各自的餐館,人群才算分流開來。于是我便趁這自由活動時間來了一個“重游”,才對這“江南第一水鄉”有了個真切的認識。周莊的出名據說是緣于陳逸飛的那幅名揚海外的名畫《故鄉的回憶》。那堅實而又蒼老的雙橋似乎是打開 周莊對外開放的鑰匙,斑駁陸離的青灰色 則是江南水鄉特有的色彩。今天的陽光驅散了往日水鄉的迷霧,不再象披著面紗的神秘少女,倒更象是成熟的少婦脈脈地迎接著你的到來。沿著穿鎮而過的狹窄的河道,走過一座座雕刻精美的石橋,一路望去,河道上聚集著很多烏蓬船,船哥船嫂們在為游客哼唱著當地的民謠,悠哉悠哉、、、、、、門前碼頭的構建是一個家族富庶與否的標志,象這富可敵國的明初江南首富沈萬山,他的私人碼頭便氣派異常,想不到的是這幽僻平實的江南小鎮竟是個藏龍臥虎之地。這時的沈廳已沒有了剛才的喧囂,于是我又重新走了進去,整個庭院呈縱深型推進式的建筑,門廳、會客廳、內宅、、、、、、不大的門面竟然引申出另一片天地,這和北方大戶的宅院是完全不同的建筑風格,這也許和南方人謹小慎微、藏愚守拙的性格有關吧。不知道走過了幾座橋,也不知道穿過了幾條河,更不知道身處何街何巷,古樸的小鎮總是能給你帶來驚喜,真是移步景換,只是越往深處走便越有了“小橋、流水、人家”的感覺,沒有了當街店鋪的喧嚷,取而代之的是悠悠的、靜靜的、閑散的居家小戶,正如眼前這幾位衣著整齊的阿婆,她們閑談著織著漁網是那么的自然悠閑,于是我和她們攀談起來,原來她們這也算是旅游表演,她們很親善容易交流,也很愿意為她們拍照留念,我便抓住這一刻,請游客幫忙攝下這一組最平實無華的照片。終歸是時間有限,離導游規定的集合時間已近,于是便沿著河道往回返,在這里你是不必擔心迷路的,左穿右拐終是能繞回去的。一座橋、兩座橋、、、、、、漸漸地留在了身后,踏著腳下的青石板路,我心靜如水留戀忘返,要能留在這秀美的江南水鄉該有多好,可惜的是終要返回那煩躁與喧鬧中去。
關鍵字: 鳳凰古城 周莊 江南 沈從文 邊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