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滄浪亭記
2005年4月的一個周末,我們東吳證券客戶服務中心的全體同事來到古城蘇州的滄浪亭,開始了我們一天的活動。這次活動我們一周前已經商量好,平時工作很繁忙,忙碌了一周后周末得到這樣的放松機會,大家興致都很高,而且當天的天氣也不錯,艷陽高照。滄浪亭位于人民路滄浪亭街3號,1963年被列為蘇州文物保護單位,1982年被列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滄浪亭舊址原為五代中吳軍節度使孫承右的池館,后漸廢。北宋慶歷四年(1044年),詩人蘇舜欽被貶,流寓吳中,以四萬錢購得孫氏園址,在北部土山傍水處筑亭名“滄浪”,取《孟子》和《楚辭》中“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滄浪濁兮可以濯我足”之意,自號滄浪翁,作《滄浪亭記》。從此滄浪亭的名字為世人所知。大家一定很奇怪,蘇州園林那么多,我們為什么其他園林不去而偏偏選擇到滄浪亭。滄浪亭雖然占地面積不大,卻是蘇州現在歷史最久的園林,與獅子林、拙政園、留園列為蘇州宋、元、明、清四大園林,園林占地1.1公頃,布局開暢自然,巧于因借,通過復廊,將園外縈回之葑溪納入園景,是蘇州園林中唯一未入園先得景之佳構。而我們東吳證券客戶服務中心是蘇州金融行業成立較早的客戶服務中心,在蘇州的證券行業中更是擁有唯一的callcenter呼叫中心,我們全體同事為我部門的歷史而感到自豪。雖然我部門的規模還不大,就像滄浪亭的精致小巧,但我們有信心將東吳證券客戶服務中心發展壯大,像滄浪亭一樣讓東吳證券客戶服務中心的名字為人所知本次游園活動的一個重要內容是看一下我們東務證券去年種植和認養維護的東吳林,一年不見,我們當初親手種植的小樹已經長高了不少。說干就干,我們大家分工合作,鏟土的鏟土,澆水的澆水,將東吳林附近的泥土平整了一下,鋤去了雜草,忙碌了半天大家雖然很累都出了不少汗,但看到我們勞動成果,大家在東吳林前合影時滿臉喜悅。 東吳林旁邊的土山上就是有名的滄浪亭了,宋時歐陽修應邀作《滄浪亭》詩,有“清風明月本無價,可惜只賣四萬錢”,蘇舜欽借其句作“清風明月本無價,近水遠山皆有情”的亭聯,膾炙人口,千古傳誦。明道堂為滄浪亭園中最大的建筑,原來都是蘇州特產的金磚鋪地,因年久損毀,現改為水泥方磚。堂內懸有3幅石碑的拓片:天文圖、地理圖、平江府圖。這3塊圖碑是蘇州極為珍貴的歷史文物。與明道堂東西相對的是五百名賢祠。五百名賢祠集周代至清代2400年間吳郡名賢594人,勒石造像,垂范后人。季禮、伍子胥、白居易、范仲淹、文天祥、韓世忠、唐伯虎、文徵明、況鐘、林則徐等皆列其中,是很好的愛國主義教育場所。見山樓在全園最南部,上下兩層,高曠清爽,飛檐翹角,結構精巧,為蘇州園林中一座別致的樓臺。登樓可望西南諸峰,而從窗洞中回望滄浪亭,恍如置身于深山叢林中。見山樓下有石屋二間,屋額刻有“印心石屋”四字,為清道光帝御書。題名取自佛家語:“衣以表信,法乃印心。”石屋前砌假山圍成小院,洞門上刻有林則徐書“園靈證盟”四字額。結束了一天的活動大家高興地離開了滄浪亭,工作中的壓力、生活中的煩惱一掃而光,我所在的部門年輕人居多,這是一個充滿朝氣的部門,在領導的帶領和所有人的共同努力下正不斷發展壯大,大家對我們的未來充滿信心。
關鍵字: 東吳證券 人民路 天氣 客戶服務 蘇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