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興一日之善卷洞訪古
出得門來已過三點,我們站在路邊等游一,simoom的媽媽買了一個小西瓜,切成四片每人一片,——本打算包車前往善卷洞,可惜好不容易見到一輛貌似出租的車,一問才知道是等人的,這時才知宜興的旅游開發程度,畢竟當地人還沒有意識到可以在五一黃金周到各大景點跑跑運輸。我們無奈的蹲在馬路邊狼吞虎咽邊吃西瓜邊等車的時候,遠遠看見一輛“馬自達”,——我不知道別的地方怎么稱呼,總之simoom家鄉是這樣稱呼,我們家鄉叫“跑跑車”。 我們把那車叫過來問他到善卷洞多少錢,開價40,被我們還到35,車主看了看表猶豫再三同意了。于是我們四個人擠擠坐進去了,在狹窄的車廂里兩兩面對面坐著,車每拐一個彎都心驚肉跳,以至于我手中的西瓜被我一掰掉了一大半。——此事被simoom嘲諷了我很久。 經過五十分鐘的顛簸和風塵仆仆,我們總算在經歷了各種搖搖晃晃上坡下坡后總算在我雙腿開始要發麻時到了傳說的善卷洞門口。門票(70*4),郁悶的是導游證竟然不能蒙混過關。 據《慎子》等古書記載,四千多年前,舜以天下讓善卷,詩人善卷堅辭不受,入深山而隱居于斯洞,因此得名善卷洞,齊梁時蕭寶卷時因避諱,曾改“卷”為“權”。講起來善卷洞是很有名氣的吧,據說與法國里昂洞,比利時漢人洞同稱為世界三大奇洞,被贊美為“萬古靈跡”,“欲界仙都”,而這里最最吸引我的還是“梁祝文化”,可惜的是最后都沒有好好欣賞一下關于梁祝的一切。 雖然因為鄙人想象力不夠豐富,加上沒有導游講解從而基本上都是在聽到身邊的游客說這個像什么那個像什么后仔細定神一看才恍然大悟的樣子說,是啊,真的很像。盡管如此,肯定還是有很多精華之處被我當面錯過了。總之我們是以一種走馬觀花的速度看完獅象大場的中洞,云天霧海東暖夏涼的云霧大場上洞,再說由于道路沒有張公洞狹窄逼仄,所以我們很快就轉到了下洞洞口瀑布前。這個瀑布倒是不錯,我向來喜歡流動的水,于是我們在瀑布前留影,結果光線太暗,人多擁擠,最后還是沒有一張滿意的照片。 出洞似乎不能沿原路返回,因為沿著洞里的指示向前我們便沿著下洞的溪流來到了一個碼頭,從這里坐船出洞。艄公是個挺干練的年輕小伙子,說話的聲音語氣也是我很喜歡的那種干凈利落。他一邊撐船一邊提醒我們看這里看那里,還不時地提醒我們當心這里當心那里,感覺整個就是險象環生一般。由于是在巖洞里撐船,所以艄公是以槳撐天來驅動小船前行的,感覺很特別。到出口時,艄公說龍門滴下來的是仙水,被這水滴到是福氣:一滴便可百病全消,兩滴可以長命百歲還是怎么的來著。遺憾的是船嗖的一下就過了龍門,沒有被仙水滴著看來是沒有福氣之人啊!l 出洞來首先看到的是徐霞客老先生的雕像,然后便是晉代祝英臺讀書處“英臺書院”了。“祝英臺仰慕才學,在善卷的碧鮮巖下讀書。遇到老實忠厚的梁山伯,三載同窗,英臺以心相許。奈何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活不能做夫妻,死也要做伴侶。抗婚,化蝶,義薄云天。祝英臺是中國婦女反抗封建禮教的典型,流芳百世。”善卷洞的網站上是這樣講梁祝的故事的,三言兩語,甚是精辟,義薄云天,不知道用來形容愛情合不合適?總是萬惡的舊社會封建社會啊,現在的年輕人總算能夠自由戀愛了,不知道梁祝泉下是不是覺得安慰,恨沒晚生幾百年呢?可憐的娃,真的沒有誰不能活嗎? 原本現在恰逢善卷洞風景區傳統節日“觀蝶節”,據說將放飛上萬只代表梁祝愛情故事的蝴蝶。我們到的時候已經只剩攀巖節目還在表演了——后來才知道這是善卷洞本來的活動項目l。本著在盡量少的時間里完成盡量多事情的原則,我們選擇了先玩門票中包括的項目。于是我們來到索道站——天啊!沒有想到這么晚了還能排隊排到那么長,不知道經過多長時間的排隊等待,總算讓我們如愿以償坐纜車到達了善權山頂——纜車到處都有坐,而且不是第一次坐,所以沒有什么特別的感覺。上到山頂,雖然路邊說有免費導游講解,但是我們還是沒有去登盤踞山頂的圓通閣,網上貼出來照片說這個地方騙人抽簽宰游客,于是直接從門前下到我們的目的地——全長380米的“華東第一滑”飛龍滑道。名字固然搞笑,但是這個項目還是挺吸引我們的。門口廣播里一直在教游客們滑道的要領和注意事項,可能是由于有說60歲以上的男性游客和55以上的女性游客禁止玩滑道,所以simoom的父母在我們倆開始裝備的時候打退堂鼓坐纜車下山了。不愧是華東第一滑,感覺挺有勁的,我在simoom后面,因為他們說大人在小孩前面,所以我便被當成小孩了。simoom對自己的體重不自信,所以把速度控制的很慢,這讓我很惱火,于是我們只能慢悠悠的往下滑,一邊滑還一邊悠閑的聊天。讓我疑惑的是怎么我后面就沒有人下來了呢?我們把速度控制的太好,以至于都沒有了滑道的驚險刺激了。有些遺憾。。。(值得一提的是,雖然滑道費用是包括在門票里的,但是這里竟然要單獨買一雙手套,1塊錢,最后我們把手套扔在滑道口的籃子里了。) 從滑道下來有滑道的照片,看上去不錯的,可竟要收15塊一張,我們毫不猶豫地就放棄了那張其實不怎么樣的照片。simoom的父母在“中國第一陶吧”等我們,這名字真的是響啊!我開始以為是像《人鬼情未了》里面那樣的制陶,結果卻是每人找到各自屬相的模型,把進門時發給你的泥糊進去。。。無語,無聊,最后在simoom父母的堅持下我們還是每人買了一個一塊錢的紙盒子裝好了帶回家。 出來看天色已晚,便沒去逛其他地方了,大概六點半時我們便出來了。順便說一下,善卷洞竟然沒有一個具體的收工時間的,以至于我們可以玩到這么晚,若不考慮交通,估計玩到天黑也沒問題。出口處有很多賣陶器的店子,紫砂的東西賣到很賤,雖然標價很高,但是實際上可以殺到讓自己都不能想象的價格。一個不小的紫砂砂鍋,竟然她們自己還價到10塊,搞得我幾乎動心買下一個。可惜他們都說那么大老遠拿回家太累,所以便放棄了。 善卷洞門口有跑出租的小巴,200到常州。但我們剛好看到旅游二號線,于是跳上了公交車(5*4)。旅游二號線比一號線路線要好,可能也因為已經傍晚,速度比較快,交通順暢。經過宜興西氿時,映入眼簾的世紀大橋的燈火真正把我們幾個傻瓜吸引住了,一個勁的問這是什么地方,這是什么橋,這是什么河?竟然是叫做氿,回來查了一番才知道氿是宜興市區特有的湖狀水系。西氿風光旖旎,讓我們聯想到了杭州西湖,竟然非常喜歡起這個地方來,想下車游玩。可惜大家都已經累得歸心似箭,所以無人響應我瘋狂的想法,只好作罷。 出得門來已過三點,我們站在路邊等游一,simoom的媽媽買了一個小西瓜,切成四片每人一片,——本打算包車前往善卷洞,可惜好不容易見到一輛貌似出租的車,一問才知道是等人的,這時才知宜興的旅游開發程度,畢竟當地人還沒有意識到可以在五一黃金周到各大景點跑跑運輸。我們無奈的蹲在馬路邊狼吞虎咽邊吃西瓜邊等車的時候,遠遠看見一輛“馬自達”,——我不知道別的地方怎么稱呼,總之simoom家鄉是這樣稱呼,我們家鄉叫“跑跑車”。 我們把那車叫過來問他到善卷洞多少錢,開價40,被我們還到35,車主看了看表猶豫再三同意了。于是我們四個人擠擠坐進去了,在狹窄的車廂里兩兩面對面坐著,車每拐一個彎都心驚肉跳,以至于我手中的西瓜被我一掰掉了一大半。——此事被simoom嘲諷了我很久。 經過五十分鐘的顛簸和風塵仆仆,我們總算在經歷了各種搖搖晃晃上坡下坡后總算在我雙腿開始要發麻時到了傳說的善卷洞門口。門票(70*4),郁悶的是導游證竟然不能蒙混過關。 據《慎子》等古書記載,四千多年前,舜以天下讓善卷,詩人善卷堅辭不受,入深山而隱居于斯洞,因此得名善卷洞,齊梁時蕭寶卷時因避諱,曾改“卷”為“權”。講起來善卷洞是很有名氣的吧,據說與法國里昂洞,比利時漢人洞同稱為世界三大奇洞,被贊美為“萬古靈跡”,“欲界仙都”,而這里最最吸引我的還是“梁祝文化”,可惜的是最后都沒有好好欣賞一下關于梁祝的一切。 雖然因為鄙人想象力不夠豐富,加上沒有導游講解從而基本上都是在聽到身邊的游客說這個像什么那個像什么后仔細定神一看才恍然大悟的樣子說,是啊,真的很像。盡管如此,肯定還是有很多精華之處被我當面錯過了。總之我們是以一種走馬觀花的速度看完獅象大場的中洞,云天霧海東暖夏涼的云霧大場上洞,再說由于道路沒有張公洞狹窄逼仄,所以我們很快就轉到了下洞洞口瀑布前。這個瀑布倒是不錯,我向來喜歡流動的水,于是我們在瀑布前留影,結果光線太暗,人多擁擠,最后還是沒有一張滿意的照片。 出洞似乎不能沿原路返回,因為沿著洞里的指示向前我們便沿著下洞的溪流來到了一個碼頭,從這里坐船出洞。艄公是個挺干練的年輕小伙子,說話的聲音語氣也是我很喜歡的那種干凈利落。他一邊撐船一邊提醒我們看這里看那里,還不時地提醒我們當心這里當心那里,感覺整個就是險象環生一般。由于是在巖洞里撐船,所以艄公是以槳撐天來驅動小船前行的,感覺很特別。到出口時,艄公說龍門滴下來的是仙水,被這水滴到是福氣:一滴便可百病全消,兩滴可以長命百歲還是怎么的來著。遺憾的是船嗖的一下就過了龍門,沒有被仙水滴著看來是沒有福氣之人啊!l 出洞來首先看到的是徐霞客老先生的雕像,然后便是晉代祝英臺讀書處“英臺書院”了。“祝英臺仰慕才學,在善卷的碧鮮巖下讀書。遇到老實忠厚的梁山伯,三載同窗,英臺以心相許。奈何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活不能做夫妻,死也要做伴侶。抗婚,化蝶,義薄云天。祝英臺是中國婦女反抗封建禮教的典型,流芳百世。”善卷洞的網站上是這樣講梁祝的故事的,三言兩語,甚是精辟,義薄云天,不知道用來形容愛情合不合適?總是萬惡的舊社會封建社會啊,現在的年輕人總算能夠自由戀愛了,不知道梁祝泉下是不是覺得安慰,恨沒晚生幾百年呢?可憐的娃,真的沒有誰不能活嗎? 原本現在恰逢善卷洞風景區傳統節日“觀蝶節”,據說將放飛上萬只代表梁祝愛情故事的蝴蝶。我們到的時候已經只剩攀巖節目還在表演了——后來才知道這是善卷洞本來的活動項目l。本著在盡量少的時間里完成盡量多事情的原則,我們選擇了先玩門票中包括的項目。于是我們來到索道站——天啊!沒有想到這么晚了還能排隊排到那么長,不知道經過多長時間的排隊等待,總算讓我們如愿以償坐纜車到達了善權山頂——纜車到處都有坐,而且不是第一次坐,所以沒有什么特別的感覺。上到山頂,雖然路邊說有免費導游講解,但是我們還是沒有去登盤踞山頂的圓通閣,網上貼出來照片說這個地方騙人抽簽宰游客,于是直接從門前下到我們的目的地——全長380米的“華東第一滑”飛龍滑道。名字固然搞笑,但是這個項目還是挺吸引我們的。門口廣播里一直在教游客們滑道的要領和注意事項,可能是由于有說60歲以上的男性游客和55以上的女性游客禁止玩滑道,所以simoom的父母在我們倆開始裝備的時候打退堂鼓坐纜車下山了。不愧是華東第一滑,感覺挺有勁的,我在simoom后面,因為他們說大人在小孩前面,所以我便被當成小孩了。simoom對自己的體重不自信,所以把速度控制的很慢,這讓我很惱火,于是我們只能慢悠悠的往下滑,一邊滑還一邊悠閑的聊天。讓我疑惑的是怎么我后面就沒有人下來了呢?我們把速度控制的太好,以至于都沒有了滑道的驚險刺激了。有些遺憾。。。(值得一提的是,雖然滑道費用是包括在門票里的,但是這里竟然要單獨買一雙手套,1塊錢,最后我們把手套扔在滑道口的籃子里了。) 從滑道下來有滑道的照片,看上去不錯的,可竟要收15塊一張,我們毫不猶豫地就放棄了那張其實不怎么樣的照片。simoom的父母在“中國第一陶吧”等我們,這名字真的是響啊!我開始以為是像《人鬼情未了》里面那樣的制陶,結果卻是每人找到各自屬相的模型,把進門時發給你的泥糊進去。。。無語,無聊,最后在simoom父母的堅持下我們還是每人買了一個一塊錢的紙盒子裝好了帶回家。 出來看天色已晚,便沒去逛其他地方了,大概六點半時我們便出來了。順便說一下,善卷洞竟然沒有一個具體的收工時間的,以至于我們可以玩到這么晚,若不考慮交通,估計玩到天黑也沒問題。出口處有很多賣陶器的店子,紫砂的東西賣到很賤,雖然標價很高,但是實際上可以殺到讓自己都不能想象的價格。一個不小的紫砂砂鍋,竟然她們自己還價到10塊,搞得我幾乎動心買下一個。可惜他們都說那么大老遠拿回家太累,所以便放棄了。 善卷洞門口有跑出租的小巴,200到常州。但我們剛好看到旅游二號線,于是跳上了公交車(5*4)。旅游二號線比一號線路線要好,可能也因為已經傍晚,速度比較快,交通順暢。經過宜興西氿時,映入眼簾的世紀大橋的燈火真正把我們幾個傻瓜吸引住了,一個勁的問這是什么地方,這是什么橋,這是什么河?竟然是叫做氿,回來查了一番才知道氿是宜興市區特有的湖狀水系。西氿風光旖旎,讓我們聯想到了杭州西湖,竟然非常喜歡起這個地方來,想下車游玩。可惜大家都已經累得歸心似箭,所以無人響應我瘋狂的想法,只好作罷。 到了汽車站門口,竟有一群人主動上來問要不要包車,開價150到常州火車站,我們還到120,不過同濟立交橋,成交,上車。司機為了省20塊過路費,不知帶我們從什么地方繞,還是一個多小時才到家。據說到無錫也是120,若到上海可以到無錫換火車,到南京當然是到常州換火車比較近,——我個人認為。
關鍵字: 善卷洞 開發 當地人 景點 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