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博物館舊館(天寧寺)
揚州博物館是中國地方性歷史博物館。位于江蘇省揚州市天寧寺內。其前身為1951年建立的文物館。1952年改建為蘇北博物館。1953年改名江蘇省揚州博物館。原館址設在史公祠內,1988年遷入新址。 該館館藏藏品1.5萬余件,主要來自考古發掘。其中一級品100多件,1萬多年前的鹿頭角(即四不像)化石,是中國迄今保存得最好最完整的一具。館藏漢唐文物比較豐富,漢代漆器品類多,工藝精。彩繪漆奩鑲嵌金、銀、瑪瑙,具有地方特色。唐代陶瓷中,有白釉藍彩帶蓋罐、黃釉褐藍彩銅官窯雙系大罐。青釉掛綠彩的伊斯蘭教背水瓷壺,上面有古體書寫的“真主最偉大阿拉伯文,證明早在1000多年前,伊斯蘭教文化即已傳到揚州。宋元藏品中,元代霽藍白龍紋梅瓶,被稱為鎮館之寶。明清藏品中,出土的明代時大彬六方紫砂茶壺,是目前唯一具有確切年代的明墓出土的時大彬作品。此外,還有具有地方特色的竹、木、瓷、石、磚、牙、玉、漆“揚州八刻工藝美術品和“揚州八怪書畫真跡。該館基本陳列有“揚州歷史文物、“清代揚州畫派、“清代揚州工藝、“安素軒石刻等。專題展覽有“揚州漢代漆器、“揚州唐代銅鏡、“歷代貨幣等。此外還設有“馬可波羅館。 在天寧寺這座古建筑中,博物館收藏三萬多件精采文物,藏品特點與揚州歷史息息相關,較為重要的漢代漆器、玉器、銅器、陶器、中晚唐的瓷器以及以揚州八怪為主的清代書畫等。揚州博物館的館藏重點之一是清代書畫,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揚州八怪的兩百多幅書畫作品。揚州八怪是當時書壇上一批桀驁不馴、特立獨行的畫家,他們以造化為師,不因循前人舊法,為中國文人畫開創一片新天地;同時也由于八怪多數以賣書畫維生,于是,quot;他們得把市民的審美習慣注入畫中,把文人畫人世間象牙塔中釋放出來quot;。在揚州博物館眾多的文物藏品中,揚州本地出土和傳世的古代陶瓷,都頗具特色。近二十年來,在城市遺址和郊區墓葬中陸續出土了大量的陶瓷器和標本,種類豐富,窖口齊全;其中有中國產的阿拉伯文扁壺、唐青花瓷、朝鮮半島的高麗青瓷和西亞產的緣釉陶壺,引起了國際陶瓷界的高度重視。特別的是,大批唐、宋、元時的外銷瓷器如長沙窖、越窖、壽州窖、鞏縣窖、邢窖、定窖、景德鎮窖、龍泉窖、建窖、吉州窖等的出土,證實了古代揚州不僅是繁榮的商業都會,而且是傳統的陶瓷市場和海上陶瓷之路的起點。另外,玉器及金屬工藝品也是博物館收藏的一部分。此館收藏的辟邪玉壺,造型以一辟邪作跪坐狀,中部鏤空,頭頂開圓口,上置球鈕銀蓋。此壺材質為新疆和闐白玉,辟邪身刻細圓圈紋、羽毛紋和毛紋。此玉壺造型奇異,工藝精湛,采用圓雕、鏤空、浮雕、陰線細刻手法于一體,是一件稀世珍品。
關鍵字: 博物館 地方特色 天寧寺 揚州博物館 文物藏品 江蘇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