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南禪寺文化商城
與長城齊名的京杭大運河似乎對無錫情有獨鐘,流到這里拐了一個彎便穿城而過。綿長的楚吳文化就這樣在一座座相繼而建的石拱橋下,在鱗次櫛比的臨水民居的抱持中悠悠流淌至今。千百年文明的滋養造就了南禪寺文化城今日的輝煌。南禪寺文化商城是依托古運河及河畔南禪寺、妙光塔三大景觀精心規劃建造的超大型文化市場,是鬧市中心一座文化旅游城。這里,密布著江南名都無錫的歷史文脈,其典軼掌故隨處可見。這里,呈現著粉墻黛瓦舟楫往來的民俗經緯,看前街后河古風依然。這是一座集會展文化、收藏文化、園林文化、佛教文化、旅游文化和美食文化之大成的文化城。市興場旺: 依托南禪寺、妙光塔、古運河珠聯壁合、人文與歷史相映成輝的魅力,南禪寺文化商城借景興市,先后興辦了風味小吃市場、郵票錢幣市場、花鳥魚蟲市場、古玩市場、書刊市場、工藝旅游品市場。十年里,南禪寺文化商城本著“服務領先、規范管理的原則,開發和建市同步發展,形成了市興場旺的繁榮局面,市場現有固定攤位1000個,臨時攤位200個,進市交易的各類商品品種達三千余種,年成交額達億元。南禪寺文化商城在發展中,注重從自身特點出發,充分利用地區優勢,大力發展旅游經濟,不斷完善服務功能,主要圍繞吃、住、行、游、購、娛這六大要素的市場功能,重點突出在新建各類特色專業商市、恢復南禪寺、開發古運河風情旅游資源三個方面,從而使商業、旅游、古寺、古塔、古河三者結合融為一體,并以特色專業商品市場為主的新景區。目前,南禪寺文化商城按照如下8大功能拓展市場:(1)古玩字畫片區(2)風味小吃片區(3)花鳥魚蟲片區(4)旅游工藝品片區(5)特色小商品片區(6)錢幣集郵片區(7)書刊音像片區(8)休閑娛樂片區將以“名、特、專,“吃、玩、購為主,充分發揮假日消費優勢、文化優勢、區位優勢、規模優勢、經營特色優勢,面向特色消費、面向大眾消費、面向夜市消費,成為無錫市文化的窗口、美食的世界、購物的廣場、娛樂的天地。珠聯壁合: 南禪寺文化商城中心的標志性建筑是始建于南朝549年的江南名剎南禪寺。初名護國寺,唐咸享年間改名靈山寺,至北宋天圣年間(1023-1031年)稱為南禪寺。妙光塔位于南禪寺內,建于北宋(1104年),由宋徽宗賜名“妙光。塔為七級八面樓閣式內木外磚結構。古運河依傍著南禪寺流淌,形成“江南最勝叢林(明代對南禪寺的贊譽)寺、塔、河珠聯的特有風姿。京杭大運河在其1794公里的全程上,唯獨到無錫穿城而過,因此古運河無錫段堪稱就杭大運河的“瑰寶,而自南禪寺起到清名橋僅長1.5公里的“水弄堂,保存吳越古風最為完整,又是這一“瑰寶中的“明珠。南禪寺文化商城的開發建設使南禪寺、妙光塔和古運河三大勝跡重新煥發生機,而煥發生機的寺、塔、河又給這座莊園式的文化商城賦予了豐厚綿長的歷史底蘊,顯現出無窮的文化魅力。前景展望: 無錫是華東地區重要的交通樞紐,南禪寺文化商城地處無錫市區中心地帶。初步建成的南禪寺文化商城北片區,建筑風格與南禪寺、妙光塔、古運河建筑群相協調,游廊相接,水院內白石為欄,環抱池沿,并于飛檐翹角、雕欄石砌的古建筑上裝飾了500多只宮燈、輪廓燈、射燈,使夜色中的南禪寺文化南城分外妖嬈,其風味可與南京夫子廟、上海城隍廟相媲美,吸引了眾多中外游人前來觀光,已成為無錫城里具有濃厚歷史文化氛圍,而又燦爛的一顆“夜明珠。南禪寺文化商城開發的目標是建成鬧市中心、古運河畔一座文化旅游城,無錫市文化商城全體員工在薛維良的帶領下,正滿懷信心,迎著新世紀的曙光向著這一目標前進。南禪寺古運河地區改造是南禪寺三期開發規劃,將融寺、塔、河、街、橋、市景為一體,把古運河人文景觀合理開發,成為中國唯一的運河旅游熱線。占地面積45000平方米,開發建筑面積68000平方米,開發預算資金3億人民幣,誠望海內外各界人士投資合作開發。
關鍵字: 南禪寺 旅游城 無錫市 特色專業 花鳥魚蟲 風味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