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動物園
太原市委、市政府以創建生態園林城市,優化太原發展環境,提高城市旅游事業,關心野生動物異地保護為目的,2003年市委、市政府組織專家多次論證并廣泛征求民意,經市人大第十一屆三次會議通過了太原新動物園5月1日開工建設,10月18日動物搬遷,2004年4月29日正式向游人開放,經過一年的緊張建設、動物搬遷和試運行開放,動物園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環境效益、經濟效益,初步形成了我市人、動物與自然和諧發展的一個新亮點,同時也成為青少年科普知識教育基地。
動物園占地79.36公頃,有各種樹木50余種,綠地率達85%以上,各種動物165種,2000余頭(只),其中有白犀牛、亞洲象、長頸鹿、斑馬、羚牛、野驢、美洲虎、非洲獅、金錢豹、黑熊、棕熊、褐馬雞、丹頂鶴、白鶴、黑鶴、大鴇、天鵝、金剛鸚鵡等珍稀物種,還具備了褐馬雞、金錢豹、長頸鹿等動物在國內的先進繁育水平,是山西省唯一的集野生動物異地保護、繁殖、展覽于一體的專類動物園。全園共分7個展區:鳥語藍天(鳥禽區)、熱帶亞熱帶動物區、花果山(靈長類區)、自然山林、草原風情(食草動物區)、服務休閑區、科普教育區。
動物園的規劃以“人與自然相互融合、人與動物和諧共處為主題,建造成一個動物最接近大自然環境最適合動物生存的空間。在飼養和觀賞方式上,變以往的封閉式靜態參觀為圈養和散養相結合的動態參與方式,滿足了人們親近動物的愿望,創造了人與動物和諧共處的自然環境。新動物園的建設和搬遷為市民提供了一個舒適的活動場所和完善的科普基地,為豐富市民的文化生活做出了一定的貢獻,同時也為我市的旅游文化增加了新的內容。
關鍵字: 太原動物園 太原市 野生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