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嶺里的美麗生靈
秦嶺山脈
秦嶺擁有得天獨厚的生物資源,在中國版圖正中央,秦嶺是自此向東最高的一座山脈,也是惟一呈東西走向的山脈。在地理學家眼里,秦嶺是南方和北方的分界線、是長江黃河的分水嶺;在動物學家眼里,秦嶺將動物區系劃分為古北界和東洋界,兩類截然不同的動物在這里交會、融合;在氣候學家眼里,秦嶺是北亞熱帶和暖溫帶的過渡地帶;在文學家眼里,秦嶺和黃河并稱為中華民族的父親山、母親河,秦嶺還被尊為華夏文明的龍脈……
秦嶺是野生動物的天然寶庫,驢友出行總會碰到山林中的野生動物,蛇類作為經常遇到的一種,對人造成傷害不是因為他們天生喜愛攻擊人類,而是由于人類對他們的了解不夠!為了保護廣大驢友順利出游,以及對野生蛇類的保護,我就自己了解的秦嶺野生的蛇類于大家進行交流。
秦嶺風光
先說一下有關蛇的分類。蛇大致分以下四類: 1、蟒屬(其中又分為:普通蟒蛇和原始蟒蛇); 2、游蛇科(其中又包括兩類:有后尖牙的和無后尖牙的); 3、眼鏡蛇科; 4、蝰蛇科。
秦嶺蛇類比起南方各省要少得多,主要只有兩種科屬蛇分布,即游蛇科和蝰蛇科。具體有:條紋鼠蛇、雙斑錦蛇、赤峰錦蛇、紅點錦蛇、烏梢蛇、赤鏈蛇(后尖牙蛇類)、虎斑頸槽蛇(后尖牙蛇類)以及短尾蝮等。蟒屬蛇類和眼鏡蛇科蛇類沒有分布,蝰蛇科也僅有短尾蝮分布,可見秦嶺的蛇類無論從種類及數量上都相對貧乏,希望大家重視保護我們秦嶺的蛇類資源!
說說秦嶺常見的各類蛇。
條紋鼠蛇
1、條紋鼠蛇:個體色彩差異較大,通常以淡紅色為底色,并有4條不太明顯的褐色縱向條紋及暗褐色細小斑紋。常見于丘陵地區,較深的山內難覓蹤跡,成蛇全長約80公分,主要以鼠類等嚙齒小動物為食,游蛇科,無毒,對人類不構成威脅,萬一咬傷用清水清洗即可。
雙斑錦蛇
2、雙斑錦蛇:軀體已黃褐色或淡褐色為底色,背中線左右兩側各有一列鑲有褐色或紅褐色斑文,軀體兩側亦有一列相同顏色小斑紋。全長70公分,主要以老鼠及蜥蜴為食,游蛇科,無毒,對人類不構成威脅,萬一咬傷用清水清洗即可。 赤峰錦蛇、紅點錦蛇等錦蛇與雙斑錦蛇較為類似,就不一一詳述了。
烏梢蛇
3、烏梢蛇:成體幾近黑橄欖色,全長2米多的醒目大蛇,幼體橄欖底色有黑色縱帶,常棲息于水旁,主要以蛙類、魚類為食,游蛇科,無毒,對人類不構成威脅,萬一咬傷用清水清洗即可。
赤鏈蛇
4、赤鏈蛇:體背均勻布滿黑紅相間的橫向條紋,體兩側為散狀黑斑紋,成體長1——1.8米,分布廣泛,田間、丘陵、山澗均有分布(前幾年我在環城公園還抓到過兩條),屬夜行性蛇類,白天藏匿,主要以鼠類為食,有后尖牙游蛇科,有達氏腺血循環毒,咬傷癥狀輕微,較其他游蛇咬傷只是流血較多,對人體健康沒有影響,用清水清洗傷口即可。
關鍵字: 烏梢蛇 大秦嶺 眼鏡蛇 野生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