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的民間工藝。商丘人心靈手巧,民間工藝美術品種繁多,如剪紙、刺繡、編織、石刻、木刻、泥塑、面人、焰火等,能工巧匠輩出。
商丘剪紙 剪紙作為一種 民間藝術 ,有著悠久的歷史,各地的剪紙風格迥異。河南的剪紙發展為豫東、豫西兩大流派。豫西剪紙多為傳統剪紙。豫東剪紙多取材于現代人們的日常生活,反映民風民情,汲取皮影、泥塑、木偶、刺繡、民間印染傳統工藝的營養。商丘市夏邑縣火店鄉馬莊村的剪紙藝人鄒素云,因剪龍聞名海內外,被譽為 中華龍女 。她以純樸的感情將心中之龍趣味化、感情化、人格化,她的剪紙構圖新穎,剪法嫻熟、不勾、不描、隨心所欲,一剪而成。 1995 年 5 月,第四屆世界婦女大會在北京召開,她的剪龍作為世婦會禮品在北京展出,引起轟動。她剪的龍,長的達 56 米,小的不足一厘米,或臥、或飛、或盤、或戲、或扶搖九天,或騰越大海,千姿百態,活靈活現,在日本、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家和港、澳、臺地區展出,備受稱贊。
商丘手銹 商丘手銹分刺繡、彩繡、平繡、勒繡、刁平繡等。自古以
來,商丘人民就有植桑養蠶、織帛繡花的傳統。因古有宋國、宋州、宋城之稱,故商丘手繡亦稱 “ 宋繡 ” 。北宋時,宋繡曾風靡汴梁。抽紗刺繡產品織工細致、技術精湛、圖案美觀、色彩素雅,主要產品有生絲臺布、刁平繡、棒錘花邊、歸德花邊、萬絲綢被面、富麗絲臺布、禮拜帽、勾針衣、床罩及各種裝飾品。
絲(si)(si)織掛毯(tan) 絲(si)(si)織掛毯(tan)是以彩色絲(si)(si)線為主要原(yuan)料,用(yong)手工(gong)(gong)拴(shuan)結(jie)編織的工(gong)(gong)藝(yi)品。絲(si)(si)毯(tan)織成后(hou),經(jing)過片剪,花紋清晰,豐(feng)滿秀麗,光澤性好,富有立體(ti)感。毯(tan)面上的圖案像(xiang)浮(fu)雕(diao)一樣(yang)鮮明突出,歷(li)經(jing)百年不(bu)變質(zhi)。商丘的絲(si)(si)織掛毯(tan),早在 1930 年的舊金山國際博覽會上,就以 “ 做工(gong)(gong)精細,技藝(yi)超群,品質(zhi)優良、式樣(yang)美觀、經(jing)久耐用(yong) ” 的特色一舉成名。
宋州柳編 宋州柳編始于宋代。宋州柳編所用柳條枝均勻細長,堅韌潔白,適于制作各種日常用具和工藝果籃、屏風、壁籃、野餐籃、毛巾籃、航空箱、婚禮箱、座椅、書架等。宋州柳編制品工藝講究,古樸天然,能洗滌,不變形,是人們生活的必需品,更是饋贈親友的佳品。
驗證碼:
匿名發表
出疆旅游電話:0991-2671000 0991-2310325 18999981856 | 新疆散客旅游電話:0991-2310325 18099695348 189998327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