瀘沽湖旅游全攻略
瀘沽湖風景區是國家旅游‘97中國旅游年十大精選旅游線之一。它包括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兩大類,尤其是人文景觀以其獨特而豐富的內容,顯明而突出的特征和深遠的內涵,在全國乃至全球都具有唯一性和不可替代性,因而成為寶貴的世界文化遺產并具有重要的保存價值。如不可替代的湖光山色,古老原始的社會形態,淳樸獨特的民族風情,原始神秘的宗教文化,如癡如醉的歌舞之鄉,珍禽異鳥的天然樂園,為旅游開發提供了極其寶貴的資源。
被摩梭人稱為“母親湖”的瀘沽湖,是瀘沽湖風景名勝自然景觀的重要組成部分和背景,素有“高原明珠”之稱。湖的水域面積達58平方公里,海撥2690米,平均水深 45米,最深處90余米,透明度高達11米。湖中有五個全島、三個半島和一個海堤連島。湖中各島婷婷玉立,形態各異,林木蔥郁,翠綠如畫,身臨其間,水天一色,清澈如鏡,海藻花點綴其間,緩緩滑行于碧波之上的豬槽船和徐徐飄浮于水天之間的摩梭民歌,使其更增添幾分古樸、幾分寧靜,是一個遠離囂市,未被污染的處女湖。
瀘沽湖是由斷層陷落而形成的高原淡水湖,摩梭語"瀘"為山溝,"沽"為里,意為山溝里的湖。過去,這里地處偏僻,人稀少,自然環境破壞較輕,因此湖水異常潔凈;雖然四周高山一年有三個月積雪,但湖水終年不凍,水體清澈,水質微甜,是我國目前少有的污染程度較低的高原深水湖之一,湖光秀麗四時變幻;早晨,朝陽初露,湖水如染,一片金紅;太陽徐徐上升,湖周青山,倒映其中,湖水變為翠綠;夕陽西下,風平浪靜,又成一片墨綠。夜色幽靜,微風柔漫,星星閃動,讓你如夢如幻。
瀘沽湖不僅水清,而且島美。瀘沽湖四周青山環抱,湖岸曲折多灣,共有17個沙灘、14個海灣;湖中散布5個全島、3個半島、1個海堤連島,一般高出水面15至30公尺,遠看象一只只綠色的船,飄浮在湖面。其中,云南一側的黑瓦俄島、里無比島和里格島,成為湖中最具觀賞和游覽價值的三個景點,被譽為"蓬萊三島"。黑瓦俄島位于湖心,島上樹術蔥籠,百鳥群集,是南來北往的候鳥、野鴨的棲息之處,也是昔日永寧土司阿云山總管的水上行宮,美國學者洛克也曾旅居于此,并在《中國西南古納西王國》書中贊為"真是一個適合神仙居住的地方"。里無比島與黑瓦俄島相距3公里處在一條直線上,永寧土司安云山之墓即在此島。島上藤樹茂盛,鳥語花香,建有經堂,紅墻黃瓦,香煙繚繞,白塔倒影,平添幾分神韻。里格島位于獅子山下,是瀘沽湖北緣海灣內一個美麗的海堤連島,三面環水,一條毛石小路與海堤相通,環境十分幽靜。島上住有十多戶摩梭人家,古老的術楞子房,都沿島而筑,屋舍門窗面對水面,開窗即可垂釣,悠然如在仙境。
清乾隆年間所編的《永北府志》已將"瀘沽三島"列為勝景之一,文人墨客爭相前往游覽,詠詩作文贊頌。郡人謝秉肅的《瀘湖三島》詩云:"何處來三島,蒼茫翠色流。鱗胸吞海氣,繚渺壯邊障。疊幢臨波動,連峰倒影浮。浦寒猿嘯月,汀冷雁鳴秋。雨后煙鬢凈,云中螺碧幽。乘搓如有約,即此是仙洲。"此詩生動地描繪了瀘沽湖三島翠色流淌、繚渺壯觀、月夜猿嘯、深秋雁鳴,以及雨后潔凈、云中幽深的奇麗景致,瀘湖乘船攀島,如同與仙人有約,令人陶醉。
瀘沽湖水清島美山更靈秀。群山之中尤以格姆女神山為人們喜愛。格姆山,漢語稱獅子山,位于永寧壩與瀘沽湖之間,南北長8公里,東西寬6公里。南高北低,褶皺緊密,灰白色調鮮明,同名主峰海拔3754米,高出湖面1000米左右,酷似一頭獅子,俯視著瀘沽湖。"格姆"一詞原是藏語,全稱為"探覽斯根格姆"。探覽意為"通向涅馨移花接木之路",斯根意為"獅子",格姆意為"高大的女子"。摩梭人取"高大的女子"詞義而稱格姆山(女神山),并沿用至今。
格姆山雄奇、神圣,為瀘沽湖增添了迷人的景致。山間古標橡樹成林,云杉冷杉密布,多處清泉涌流,尤以山腰成片的小果垂校柏香樹,別具觀賞價值。在其西側山崖上,有一溶洞,俗稱"菩薩洞",
關鍵字: 人文景觀 女神山 摩梭人 瀘沽湖 自然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