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江三看之三:麗江和宣科
有人說,云南麗江的納西古樂造就了宣科,其實,我覺得應該是宣科拯救了納西古樂。人們到麗江,看完了店鋪,聽完了水聲,住過了納西族人家,還有一個必然的項目,就是去聽聽納西古樂。因為那里有一位人稱怪才的納西族老人主持,他雖然已經年逾古稀,可風流倜儻不減當年,狂傲豪放也不減當年。人們花錢聚集在那里,尤其說是去聽古樂,還不如說是看宣科。宣科隨心所欲的主持風格,不僅折服了年輕人,而且也吸引了年紀大的人。
很小的時候,就有偉人兼哲人地教導:“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相信宣科先生也接受過這樣的教誨,并因為沒有好好實踐付出過代價。可是,沉痛的教訓似乎絲毫沒有改變這個頗有傲骨的納西人,至今,他給人的印象還是一切都不在話下,一切都在他的指點和評說之中。他很驕傲,但他確實又在不斷進步,在這里,宣科使得名言有點不準確了。
等到觀眾落座,紛紛嚷嚷的聲音漸漸平息下來,演出時間到了,人們期待宣科出場。等到麥克風響起,觀眾才知道早就站在前臺一角的那個其貌不揚,已經開始嘮嘮叨叨的中年人就是宣科。從介紹中,人們猶如撩開沉重的大幕,才慢慢熟悉這個已經屬于古稀老人的宣科,有21年在獄中度過。翻開現在的法典,中國最長的有期徒刑都沒有超過20年的,當年的宣科就這么莫名其妙地被關押了,直到出來,他也沒弄清自己的罪名。他人生最精華的年月,就這么不明不白地消磨在囹圄之中,等到可以有所作為的時候,宣科已經步入了老年。
宣科沒有描繪他當年的監獄生活,如此坎坷也似乎沒有在他的身上留下多少痕跡,他照樣是神采飛揚,照樣是才華橫溢,照樣是一切都不放在眼里。如今,在麗江古城,很容易看到納西古樂的招徠廣告,每一個廣告都告訴游客,晚上8點,納西才子宣科在現場主持。宣科本人毫不謙虛將自己突出,并作為晚會的賣點。他知道,盡管自己只穿一身灰色的長衫,但只要他一開口,就會調動起滿場觀眾的情緒。確實,晚會就在他漫不經心的解說中開始,又在他信口開河的調侃中結束。如果計時,宣科的解說和古樂演奏,大概是各占一半。可人們似乎并不覺得演出和解說有什么不同之處。分析原因,也許宣科的解說近似于小品,看與聽,反正只要沒閑著就行。
在宣科的嘴里,大概沒有什么忌諱了。當今中國樂壇,尤其是民族音樂和流行音樂,包括一些名人,沒有不被他靈機一動拿來開涮甚至嘲弄一番的。有時候,觀眾未免為之捏一把汗,萬一有一兩個認真的主兒,以捍衛自己名譽的理由,和老頭在法庭上理論一回,宣科可就麻煩了。不過,盡管宣科在自己的家門口指點江山這么久,好像就沒誰來和他較真過。宣科勸慰大家,不要擔心有人會上門找麻煩,因為他家離這里很遠。
寬大的舞臺上,端坐著宣科的演出班子,前排位置的幾位老人,身著唐裝一樣的演出服,正襟危坐,鬢須雪白,看那弱不禁風的樣子似乎隨時會倒下,給人一種錯過這座村就沒有這個店的感覺。宣科告訴大家,他最擔心的就是納西古樂后繼乏人。眼前的這套班子,以每年1.4人的平均速度,由臺上坐著變成了墻上掛著。果然,在舞臺的上方,一字排開掛著先后離去老人的遺像,數一數,有30位。按照這個速度,大約過不了幾年,這舞臺就難以湊齊一套演出班子了。
關鍵字: 麗江 家門口 民族音樂 納西古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