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束河享受麗江之外的柔美時光
麗江古城,逶迤往西北6公里,白沙鎮的南面,距離白沙鎮3公里。出大研城北走,眼前是一片綿延遼闊的原野,掩映著一個古老的村落,這便是茶馬古鎮——束河。一條清沏的山泉,從束河中穿過。納西農家小院露臺上的紅漆躺椅,露臺下矮矮的土墻,都給你講述束河細碎的柔軟的時光。小狗坐在青石板街的中央,等著在打紙牌的老主人,半天一動不動。
一般的游客們都不會知道束河古稱又叫做“龍泉村”,而在當地,你如果要問路,還是說龍泉村比較保險,束河的名字只有在旅游圖書里才經常用到。
束河、白沙一帶是納西族先民最早的聚居點,也是木氏上司的發祥地,從這里,可以感受到更為古樸的納西民俗。
進入束河村,必經村口的青龍橋,雖然已經有400多年的歷史,依然寬闊平整。清得發藍的青龍河從橋下流過,河邊有茂密的白楊樹和柳樹。叼個煙斗悠閑抽煙的納西老人,也許會和你飲一杯普洱茶。純納西四合院中央,曬著金黃的玉米。你獨自坐在院里曬太陽,像個老農一樣守著玉米,什么都不用想,也想不起來。任憑慵懶散淡的音樂,從正午一直吟唱到太陽落山。在束河,如此悠然的生活,當年大理段王爺手下的漁、樵、耕、讀,也不過如此吧。
一直前行直抵束河中心集市,在這里你會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這是一個類似大研鎮古城四方街的廣場,面積約250平方米,亦稱束河四方街,趕集的日子里異常熱鬧,曾是麗江皮毛交易集散之地。廣場四周均為店鋪,古老的木板門面,暗紅色油漆。還有店前黑亮的青石,腳下斑駁的石坡路面,以及閑坐的老人,勾勒出束河古樸自然本色。站在廣場中心,你細細觀察體會,大研古城四方街完全是束河的翻版,納西民族由游牧向農耕,再走向城市,從這里你可找出一些痕跡。
要去尋找“龍泉”,就得沿束河街北走,路上可以看到一股清流在街道上穿行流淌,汩汩有聲。走100米,便來到溪流的源頭“九鼎龍潭 ”,也就是“龍泉潭”,潭水透明清澈,日夜涌泉,束河人奉為神泉,于是建有北泉寺。寺內陳設與古城其它寺院沒有什么區別,倒是源邊臨水一角,有一個“三圣宮”樓閣,為傳統四合院,里面供奉的皮匠祖師。因為是束河人的驕傲,這里有很多制皮的能工巧匠,同時也是重要皮毛集散之地。
普通人來到束河,只是厭倦麗江的輕浮以后想在這里回歸自然,他們之中,很少有人知道這里其實是曾經在西南風光一時的木氏土司王朝的真正發源地,雖然在麗江古城,他們也可以見到華麗宏偉的木王府大門,但是他們更加中意的是某一個外地人或者外國人開的咖啡館里播放的尼泊爾音樂,而一定不會是土生土長的納西古樂。
ps:
交通:
1.可從麗江縣城乘面包車3元,在束河村路口下車,然后步行半小時即可到達。
2.可到紅太陽酒店旁租用自行車騎車前往,車價約為10元
3.打的前往,約30元左右
束河古鎮有很多客棧可以提供住宿,如束河客棧、桃源客棧,客人憑入住單可免束河古鎮景區30元門票。據說早上很早,或者晚上7點半以后進古鎮都可省下門票的費用。
景點氣候:
束河海拔 2440 米,核心區約 5 平方公里,近千戶人家,約 3000 人。
地理坐標:北緯 26 度 55 分,東經 100 度 12 分。
年平均氣溫 12.6 度,最高氣溫(極端) 32.3 度,最低氣溫(極端)零下 7.5 度。
7-9 月為雨季,其余為旱季。氣候特點:日溫差大,年溫差小,干濕季節分明。
景點特色:
丹鳳含書之地
束河坐西朝東,背風向陽,村后山麓為玉龍雪山余脈,山奇水秀,植被茂密,白沙巖腳院有鳳凰山,為麗江木氏發祥地,至束河山形再變,呈祥瑞之象,堪與家稱為“丹鳳含書之地”,預言文化昌盛,興旺發達。
清泉之鄉
關鍵字: 麗江古城 發祥地 四方街 束河村 白沙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