瀘沽湖:蕩漾在心尖上的湖水
麗江在無數人心中是一個舒適悠閑的地方,是一個可以靜靜住下來發呆的地方。而當我在經歷了十多天的艱苦旅程,最終在麗江歇下來時,卻全然沒有這樣的感覺。滿城喧鬧的游客淹沒了古城的小橋流水,每間老房子里都叫賣著相同的旅游商品,到處是時尚的酒吧,古城的風韻在此已蕩然無存。
在古城,最大風景其實是那些摩肩接踵、形形色色的各路游客。或許我的身體在古城里可以得到歇息,但我的精神卻在喧嘩中倍感壓抑,這不由使我更懷念起瀘沽湖的寧靜悠遠。只有瀘沽湖才可以讓人無欲無求、忘掉俗世的牽掛,給心靈以真正的放飛。
相較于虎跳峽和雨崩的艱苦旅程來說, 瀘沽湖之行則完全是一次休閑之旅。清晨,車子一出麗江 城便一頭鉆進了無窮無盡的大山之中,我的心緒也早早地飛向了神秘的女兒國。想象著 瀘沽湖該是怎樣的美麗;摩梭女子又該有怎樣的風情。車子無休止地在山路里顛簸著,我的遐想也慢慢消失在崇山翠谷之中,并最終昏昏睡去。
不知道車開了多久,司機的提醒把我們從瞌睡中猛然驚醒過來。轉過一道山梁,前面的山谷里豁然呈現了一大片深邃的藍色——瀘沽湖就在眼前了。我腦海里頓時閃現出一個名字,一臺ibm 巨型計算機的名字——“更深的藍”,這是一種我以前不曾見過的色彩。
記得齊豫有一首歌《一面湖水》,歌中唱道“有人說/ 高山上的湖水/是躺在地球表面上的一顆眼淚/那么說/我枕畔的眼淚 /就是掛在你心尖的一面湖水/一面湖水”,我不知道這歌與 瀘沽湖之間是否有聯系,瀘沽湖邊上屹立著一座 狀如臥獅的格姆女神山。傳說中女神曾與日神在此約會,但日神負情爽約,女神苦守化為山石,她流下的悲傷眼淚匯聚成了 瀘沽湖,這么柔、這么純、這么藍。
進入瀘沽湖的第一個村子便是落水村,這是一個完全旅游商業化了的村子,有著太多的人為痕跡。 為了找尋最質樸的 摩梭風情,我們繞過了落水村,根據網上的攻略,準備住到里格半島的扎西家。當我們走入里格村時,卻發現這里也已成了一片熱土,湖畔正在興建一棟棟的二層木屋。大量游人的到來正在漸漸改變著瀘沽湖,不知瀘沽湖的明天會是怎么樣?
扎西漂亮的妹妹把我們迎進了位于里格半島盡頭的家里,這是緊挨著的幾幢二層木屋,兩面環湖,其中客舍正在擴建,推開木屋的窗戶,湖景一覽無余。
到瀘沽湖是不能不坐豬槽船的,稍事休整后,我們便迫不及待地讓扎西妹妹幫我們安排去劃船。豬槽船是摩梭人特有的水上交通工具,它是一種形似豬槽的獨木舟,由一根粗壯圓木鏤空修飾而成。也許是現在已沒有了那樣的巨木,我們所坐及所見的豬槽船都是由幾塊木板拼合起來,隨著船栽重量的增加,船底會慢慢滲上水來,于是劃船的摩梭小伙要不時過來把水舀出船外,以免滲水淹了我們的腳。
泛舟湖上,摩梭小伙唱起了悠揚的情歌,四面風景如畫般倒影水中,我的心緒如同湖面一樣寬廣舒暢起來。豬槽船把我們送到了 格姆女神山下的尼塞村,這是一個游人罕至的小村莊,寂靜而空曠。湛藍的湖水溫柔的拍打著湖岸,岸堤上一棵大樹孤獨地守望著村子,落日的余輝給整個村莊抹上了一片金黃色,這是一幕靜止到了極點的風景,便有了一種古詩的意韻——“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按計劃,我們在瀘沽湖只能呆一個晚上,本準備參加晚上村子里的鍋莊晚會,因為停電,取消了。于是大家就聚在扎西家的聊吧聊天。在這里認識了幾個忘我在瀘沽湖的人。一個長相儒雅的法國華僑,在扎西家已呆了四個月,他除了一些禮貌用語,不與旁人說一句話,就獨自靜靜地坐在聊吧一角;一個人稱“扎東”的浙江男孩,已n 次來瀘沽湖了。
關鍵字: 女兒國 摩梭人 瀘沽湖 獨木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