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江遭遇十年一見雪山仙境
#formatimgid_0#
沒來云南之前,麗江已經是我的伊甸園了。“伊甸園”的印象是來自納西族的一位青年人。2001年的夏天,我在北京民俗博覽會上認識一位納西族年輕木雕藝人。他的氣質形象與眾不同。矯健、敏捷,著裝隨意,渾身散發一種從大自然中帶來的純粹。交談中得知他來自云南麗江,他們一行五人,都是第一次走出家門,又是第一次來到北京,覺得這里的一切都非常新鮮。從他們脫俗質樸的交談中,我似乎看見了美麗、原始、祥和、寧靜的麗江。
來到麗江已經是傍晚,麗江新城與大理沒有多大的區別,進到古城就不一樣了,大塊的青石板鋪的一條條幽深的小路,那些古色古香的房屋,和那屋旁潺潺的溪流,讓人仿佛一下就進入了世外桃源,這里沒有城鎮的喧鬧,沒有浮躁,沒有與時間賽跑的緊張,整個小鎮充滿了一種緩慢而又平和的氣氛。盡管古城遍地都是小店鋪,可人們的腳步都放得很慢,說話聲音也變輕了,心情不自覺地松弛下來。
盡管是第一次來到麗江古鎮,可我一踏到這石板路時,就有舒服、輕松、安逸的感覺。這里真的好,說不出的好,是它的街道?是它的溪流?這個地方似乎另有一種獨特的精神氣質,在古城中繚繞,給人一種安定、祥和的感覺,給人一種到了這兒,就不想再離開的感受。
夜幕下,古鎮亮起了一片又一片大紅燈籠,朦朧安詳,青石板上反著紅光,在紅的街道里,穿來穿去,總覺得是在夢里。這里有條老外街,整條街就和巴黎的某條咖啡街一樣風格,這里有老外開的家庭小旅店,有年輕人開的小酒吧,還有世界水準的富有個性的旅店和工藝品小店。可以看到國外的旅游用品和別致的休閑裝飾品,加上一群群不修邊幅的老外,在那兒喝著咖啡,或逛小店,隨意挑選自己喜愛的飾品,你真的不知道自己身在何處。
整個古城也像是一個集市,條條小巷都是店鋪,雖多,可是不鬧,沒有高聲的叫賣,沒有瘋狂的降價。大家都是怡然自得,都是順應自然,寧靜富足。這里的一切,都讓人心靜如佛。
#formatimgid_1#
麗江之所以有魅力,還因為她依傍著一座終年不化的玉龍雪山。在麗江新老城區的任何地方,只要是天氣晴朗,沒有霧氣,就可以見到那縹縹緲緲的玉龍雪山。隨著氣候變暖,這里在夏天已經看不到山頂的積雪。冬天由于氣壓低,霧氣大,很少能見到“玉龍”的容顏。我們到達麗江時,正是風雪交加,我非常擔心見不到玉龍雪山。
第二天,天剛蒙蒙亮,我們就趕去玉龍雪山,在麗江新城的大馬路上,我們就朦朧地看見了橘黃色的玉龍雪山,司機忙告訴我,“要拍就抓緊,不然太陽一出來,霧氣就上來了。”汽車朝著玉龍雪山方向開,隨著玉龍雪山的顏色變化,我就不斷地下車拍攝,景色越來越好,太陽升起來了,光線從山尖向周圍一點一點開始擴大、變亮,直到車子開到雪山腳下。好漂亮的景色!像拉開的大幕一樣,完全展現在我的眼前。碧藍的天空,銀白的雪山,加之昨夜剛剛下的新雪,如同棉絮般的樹掛,真是童話般的景致。盡管我是東北人,見慣了雪景,可如此近距離地接觸雪山,還是第一次。
乘纜車來到玉龍雪山山腰,踏著棉絮般的積雪,沿著木臺階鋪成的小路向一片開闊地走。從這里看到的玉龍雪山,你感覺不到它有多大,有多高,可是十分地清晰、真切。那些身著藏族、苗族、納西族服裝的當地人,把他們五顏六色的民族服裝租給游客,在雪白世界中顯得格外搶眼,給雪山增加了一道絢麗的色彩。我變換著角度,拍下了無數張雪山的倩影。在返回山腳時,我們看到了神奇的石梯田和高山牦牛,在雪山的映襯下,顯得無比的神圣。
關鍵字: 麗江 伊甸園 玉龍雪山 老城區 青石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