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下的寧靜麗江古城
游盡黑龍潭,觀完玉龍雪山,享受了東巴文化,再踏著青石板路面,觸摸著黃土磚的矮墻,這條茶馬古道上的銅鈴聲似乎從來都沒有消失,從過去,到現在,再到未來。就這樣一路聆聽,一路緩行,終于見到了白天古城的面貌,和昨夜相比,顯得更加的清晰,也讓我記憶得更加深刻。
走在古城光滑潮濕的路面上,遠遠望去就像是一條暗沉沉的無聲的河流,蜿蜒著,在轉彎處突然從視線中消失。只有這古城里穿墻過街的玉河溪水,千百年如一日地靜靜流淌,守護著這千百年來沉積的古老文化和歷史。只有它知道,沉默才是對古城最好的注解。
當踏上這古老的青石板和紅石板鋪就的老街的時候,我就覺得整個天地都是那樣的澄澈,仿佛世間最美麗的景色一下子就拉到了我的眼前,我漸漸地意識到我所面對的是一個古老、神奇、而又充滿神秘感的新奇的世界。
玉河上,用粗獷、光滑而又美麗的石板搭成的小橋竟是如此古樸;巨大的古老的水車,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吱呦呦的旋轉著;溫和柔順的垂柳如納西族的少女,羞澀的低垂著頭,微風拂過,如少女用手撥能著烏黑的秀發。
長長的巷子里,用石板鋪就的街石,不知經過多少歲月的踢踏與磨擦,青色的石板已經變得光滑無棱。清涼的石階一直延伸到近近遠遠的古城深處,這里寧靜祥和的氣氛讓你不由自主地放慢腳步,經過身邊的人們都以同樣的滿足的表情,緩慢地輕柔地移動著,似乎每一個人都害怕古城的寧靜會被自己的腳步聲所驚擾。
步入麗江古城,變的熱鬧開來。街道的中間是五花石板路,其兩側是與古城極不相稱的水泥鋪成的人行道。街道的兩旁是淋漓滿目的店鋪:玉器行,銀號,納西族服裝店,摩挲族服裝店,木雕鋪,石雕鋪……。有不少店鋪仍然保留著傳統的風格:格子窗,雕花窗,以及象征著圖騰檐角的屋檐。一家接著一家,一家挨著一家,這些與眼前古老建筑和諧地交織著的生活,讓我真真正正的感覺到了古城的古樸與和諧。但是現在這里已經再也看不到古時挑擔,牽馬,背背簍的鄉土風情;再也看不到背簍中的苗家男人;再也看不到在街道追逐嬉戲年輕的苗家女子,不過那種市井的情趣依然隨處可見。
也許這就是女人的天性,妻子對每一家玉器行、銀號、服裝店等都不放過,瘋狂采購,有癮。不過對我而言,木刻、石雕才是我的最愛。在靠近四方街的一個旮旯里找著了我愛死了的東巴石雕。雖然帶著現代手法的雕琢痕跡,工業化的大批量生產讓它或多或少得失去了許多原有的人的趣味。可是那丑陋稚拙的形象還是一把揪住了我的心。對原始的東巴圖騰,有著強烈的崇拜傾向,一件件,或大或小,豐乳肥臀,有著類似非洲人的大眼睛厚嘴唇。如果能夠雕刻的再粗糙一點,就會更有那股原始的味道了。
由于對木質氣味的敏感,再加之我靈敏的鼻子,走了沒有十分鐘,木刻店就被我找到了。我極有興趣的與老板調侃起了木雕,在店鋪門正對著的墻的中間掛著一幅巨大的方形木刻甚是吸引我。那是一名彪悍的東巴騎士,頂盔冠甲,手持長矛,狩獵時的英姿。在馬鞍的一側,佩掛著的羽毛箭都可以一根根的取下來。圖案雕刻的很經典,很細膩,在很多店里都有看到過類似的圖案,但惟獨這家木刻店雕得最精致。為了滿足我的欲望,妻子極力鼓動讓我買下。實在是太大了,我背不回去,跟老板表示遺憾,奔出了小店。呵呵,太貴了,你得讓我買得起啊。
關鍵字: 麗江古城 鄉土風情 玉龍雪山 青石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