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游記:走馬滇西南之四初識麗江
#formatimgid_0#
麗江地處云南省西北部,距離省會昆明市527公里。境內群山起伏,山地面積占95%,平均海拔為2400米,僅有5%的平壩區。麗江境內有玉龍雪山、老君山兩大山脈,山巒起伏,氣勢宏偉。其中,最高點為玉龍雪山主峰--扇子陡,海拔為5596米,是終年積雪的山峰。金沙江、瀾滄江二大水系從麗江境內穿過,世所罕見的“三江”并流,江狹水兇的虎跳峽予人以洶涌的激情和魅力。麗江兼有是寒、溫、熱的立體氣候,因此動植物種類繁多。據統計,麗江有種子植物 3000多種,用材林木400種,是云南的主要林區之一。這里還盛產貝母、麝香、蟲草等600余種藥用動植物,所以被稱為中國的"藥材之鄉"。云南的特產杜鵑花在這里資源特別豐富,已查明的品種有57個,被譽為世界的杜鵑花中心。麗江地區豐富的植物資源引起了世界各國的普遍關注,先后有法、英、美、德、澳、瑞士等國十多位植物學探險家來到麗江,他們在麗江這個名副其實的"植物王國"發現了上前的植物新種和數百種新分布。麗江不但山川秀麗,特產豐富,文化底蘊也相當渾厚,被稱為“中國古典音樂活化石”納西古樂,世界上唯一“活著的”東巴象形文字,仍具有母系氏族特征的摩梭人,還有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準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城市、古樸清凈的麗江古城,組成了一道道亮麗的風景線,使麗江成為中國乃至世界的旅游熱點。
麗江古城
上午8:30從大理出發,因為天雨路滑,車行不快,四個小時才走完200公里的行程,到達煙雨迷蒙的麗江古城。麗江古城又名大研鎮,坐落在麗江壩中部。說它古,因為它已經有近千年的歷史;說是城,它卻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中唯一沒有城墻的古城。城之于鎮,歷來都有拱衛安民的作用。而麗江的沒有城墻,也許有民風淳厚少有征戰的原因,但起主要作用的卻是歷代土司的忌諱:據說是因為麗江的世襲統治者姓木,從象形文字看,筑城勢必會在木字四周加框而成“困”,困即困頓、困難,不吉之兆也。一字之故,麗江因此而沒有城墻了。麗江古城的納西名稱叫“鞏本知”,“鞏本”為倉廩,“知”即集市,可見麗江古城曾是倉廩集散之地。麗江古城始建于南宋,盛于明清,曾是滇西最著名的商貿中心之一,是歷史上茶馬古道上的重要樞紐,也曾是滇西北的政治、經濟重鎮。
走進麗江古城,但見古城街市路面用麗江出產的五花石鋪砌,雨季不泥、旱季無塵。清澈的玉泉水從城頭分成三岔穿街過巷,一分為三,三分成九,再分成無數條水渠。使古城處處主街傍河、小巷臨渠,形成“家家流水,戶戶垂楊”、小橋流水的幽雅景觀。城內有建于明清時期的大小石拱橋、石板橋300多座,還有不少牌坊。整個古城以四方街為中心,大街小巷排列有序,向四方發展。民居全是土木結構的瓦房,古色古香,完整地保留了自宋、元以來形成的歷史風貌,是留存至今的中國古建筑的一筆寶貴財富。1995年,麗江也曾在6級以上大地震中蒙受損失(至今郊外還保留著一些地震遺址和抗震棚),但在災后重建時,除了古城一條主街澆了水泥路,所有建筑仍然保留了濃郁的古老恬靜,難怪云南人驕傲地稱麗江為未被污染 “一方凈土”。走在光滑的“五花石”鋪就的小街上,感受古城渾厚的脈搏真有一種呼 吸緩慢的感覺,相信每個到麗江古城的人都會感受到這種震撼!
夜色侵凌,萬家燈火抒寫著古城的深奧和神秘。古鎮盡頭的水車不停地轉著,那“咿咿呀呀”的節律,更顯出古城的寧靜而又充滿生機。如果不是近在咫尺的玉龍雪山,就會讓人有一種時空錯位的感覺,你真以為到了江南水鄉。在“雪廬”用晚餐,見到許多到麗江訪古采風的外國人(據說以歐洲人為多),麗江的魅力也實在太大了。
關鍵字: 麗江古城 動植物 杜鵑花 玉龍雪山 茶馬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