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江之七:華德與瀘沽湖
出來游玩,除了風景外,當地的人、事、物更是我特別留意的,很多時候往往是后者襯托了前者,君不見很多的名勝是因為某位名人住過,或是寫過一首詩,使得那地方更加的出名。因而我寫下這篇文章,至少我覺得華德在瀘沽湖算的上是傳奇人物。
第一次走進里格村的「93米里格春天」,溫馨感覺油然而生,怎么說呢,它的布置不俗,色調大膽而不刺眼,大廳中間有個小吧臺,墻壁上有個圓形靶,你可以隨興射個飛鏢,在在使人感到賓至如歸,我們在面向湖水的落地窗前找了個位子坐下,店主人華德隨即前來招呼。
相談之后得知,華德在臺灣出生,從小到加拿大去讀書,最高學歷念到金融研究所,曾在美國華爾街做過事,家人至今仍住在高雄,我也來自同個地方,頓時感覺親切,人不親土親,他的愛情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詳,我來談點不一樣的。
華德今年四十歲,但你絶對看不出來,還是很年輕的模樣,來瀘沽湖已七年了,初到瀘沽湖時,在一次篝火晚會上初識摩梭女孩娜吉,第二天他在湖邊再度遇見了正在刷牙,嘴角還留有一絲白色泡泡的娜吉向他微笑,那陽光照在女孩的臉上,他不由得驚為天人,心里不由得對自己說這就是我的天使,從此他長留瀘沽湖畔。
當然經過一段時間后,華德和娜吉才開始走婚,摩梭族的男女并不隨隨便便就可以在一起,除了彼此情投意合,還得經過女孩母親和舅舅們的同意。記得華德曾開玩笑說,走婚對男人是一種考驗,得體力很好才行,你想想看,要半夜摸黑爬樓,一夜又不得好睡,清晨天未亮就得再縮著身子從窗口爬離那溫暖的被窩,先「摸黑」,再「縮身」,這就是「摩梭」啦。
走到酒店的后方,這兒有個小庭院,看到了一個帶著鴨舌帽的小男生,非常的調皮可愛,跑來跑去的,手里還拿了一根玉米。他就是華德和娜吉愛情的結晶,名叫札實,長的還真是札札實實,三歲多,目前跟著外祖母住在酒店后方的祖母房,外祖母和娜吉長的很像,年輕時想必也是位美女,她很客氣的邀請我們夫妻進入屋內參觀,房子雖是新蓋,內部擺設仍然非常傳統,地面有個火煻,旁邊坐了兩位娜吉的舅舅,都很大方的和我們打招呼,因過兩天就是轉山節,摩梭族的大日子,多數族人都回家鄉了;雖然不曾多談,我對摩梭族人的印象是很純樸,熱情,大方,但愿這些不要被日漸增多的觀光客給影響了。
今年年初,臺灣的電視臺來此訪問了華德,然后在臺灣播出,我回來后也看了這一段節目,畫面中華德把小孩抱在腿上,一邊摸著小男孩的頭,我感覺他是很愛這個兒子的,不然在娜吉離開了他,為什么他仍然留在此地,他曾說過有一天會帶兒子去看看全世界的。
有趣的是,他提及,當他父親在電視上看到了他和小孩的畫面,才知已有了這個孫子,華德說今年要帶孫子回臺灣去為祖父慶祝七十大壽,一個很奇怪的故事,我也沒再追問,在這祝福他們全家幸福快樂。
最后當然談談吃,我們在瀘沽湖三天兩夜,五頓飯倒有四餐在華德這里吃的,兩早兩晚,其實就是喜歡這里的舒適感覺,華德為人十分的爽快,不但給我們用餐打了九折,而且第二天,老婆買了一些農貿市場的野菌,請華德交給廚房代為炒來吃,也沒收費用,我特別提一下以表感謝。
關鍵字: 情投意合 瀘沽湖 走婚 里格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