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游之五—大理
云南游之五—大理
“大理三月好風光”,最早我是從這首歌里知道大理這個地方的,同時知道的還有“大理三塔”、“蝴蝶泉”,當然還有漂亮的白族姑娘,不用說你就會知道,這些都來自電影《五朵金花》。
到云南昆明開會,舉辦方安排到西雙版納,因為以前曾經去過,就不想去了,熱情的會務組推薦我們幾個去大理麗江,既然來了,又逢雙休日,恭敬不如從命,在旅行社的安排下前往大理。大理距昆明并不遠,乘汽車、火車、飛機都可以到達,時間的關系,我們選擇了晚上的航班,這樣不僅快一些,還可以省下一些路途上的時間。
下飛機已是午夜時分,機場距市區并不算遠,沒走多久,司機兼導游就告訴我們車窗外映著月光的是洱海,遠處黑乎乎一片的是蒼山。在燈火闌珊之中,盼望已久的大理到了。
想更深入的了解一下大理,在旅館里找到一份旅游資料,上面是這樣描述的:“大理古城位于蒼山洱海之間的壩區,西倚一字橫列的蒼山,東瀕碧波蕩漾的洱海,一水繞蒼山,蒼山抱古城,雄秀相間、剛柔并濟。這里氣候溫和,土地肥沃,山水風光秀麗多姿,是我國西南邊疆開發較早的地區之一,遠在四千多年前,大理地區就有原始居民的活動。西漢建縣、唐朝建“南詔國”,元代大理國滅亡,這里仍然是云南的政治中心。公元1274年建立云南行省后,行政中心開始由大理遷至昆明,但大理仍為滇西第一大城,一直沿襲至今。”
資料為虛,眼見為實。東方破曉時分我們已經踏上旅途。
導游是一位白族姑娘,大家叫她“金花”,講一口流利的普通話,一身白族特有的裝束。云南是眾多少數民族的聚集地,在五顏六色的民族服飾中,白族的服裝更有特色。導游介紹說大理的風土人情可以用“風花雪月”四個字概括,具體講叫“下關風,上關花,蒼山雪,餌海月”。而這四個字又集中體現在白族姑娘的頭飾上,長長的穗子代表風,顏色鮮艷的是花,潔白的是雪,彎彎的造型代表月。好一個“風花雪月”,讓每一個游客留下無限的遐想。
大理古城的游覽時間極為有限,僅安排了1個小時的時間,連走馬觀花都談不上。古城的老建筑今天多數已蕩然無存,只有少數幾個還依稀可見,主要是南北城的部分城墻。1982年,重修南城門,匾額上“大理”二字是集郭沫若書法而成。穿過城門是一條筆直的街道,兩側全是商鋪,估計這些建筑也都是仿古的,和在其它景點見到的“仿古一條街”大同小異,毫無特色而言。據說沿街道進入到古城深處,會有不俗的發現,還有一條老外聚集的“洋人街”,可惜時間緊迫,只能作罷。在我到過的多處古城中,最沒特色應屬大理,除了城門樓外,沒有留下什么深刻印象。我想,過度的旅游開發使古城失去特色,千里迢迢來這里的游客等于逛了一趟商場,而看到的商品幾乎在任何一個景點都能見到。可以斷言,如果不是旅行社的安排,誰會到這里逛街呢?
三塔是大理的又一標志性建筑,也是游人的必到之處。三塔位于大理城北約
關鍵字: 大理三塔 大理古城 蝴蝶泉 風花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