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背包客古鎮麗江行(五)上
披星戴月的納西婦女
天剛亮我們去尋找店主推薦的早餐攤。走過一條曲折狹窄的小巷就看見另一巷口擺著幾件灶具、一大鍋粥和三個小桌子,一位六十多歲的納西婦女正弓身在鍋旁烙餅(當地人叫粑粑)。我們在小桌旁坐下來,要了一個“粑粑”,兩個茶葉蛋,兩碗綠豆粥(每人一元隨便喝),一碟自制的酸泡菜(不收費盡管吃)熱熱乎乎、舒舒服服的一頓早餐,兩人才花了7元錢,可在古鎮的繁華地段一碗雞湯米線也要12元。
我們邊吃邊與她聊天,知道她就住在這條小巷里。問她起早貪黑地賣早點,老伴怎么沒來幫忙?她平靜的說:“他愛喝酒,早上起不來。”語氣中沒有絲毫責怪、不滿的意思。想想她也真夠辛苦:寒冷的冬季,天還未亮,就要煮好一大鍋粥和幾十個茶葉蛋,和好一大盆面,還要把這些食品、爐灶、鍋碗瓢盆以及小桌椅一樣樣地從家里搬到小巷口,她該幾點起床呢?一位已屆老年的婦人尚能日復一日地如此辛勞,該具備怎樣的毅力與韌性?可她卻說:“在家閑著很無聊,不如干點活兒。”
看著她忙碌的身影,忽然想到了那首云南民歌的歌詞:“太陽歇得嗎?歇得;月亮歇得嗎?歇得;女人歇得嗎?歇不得。女人歇了,火塘就要熄了……”唱的不就是她嘛?披星戴月獨自操勞,對睡懶覺的丈夫卻毫無怨言,這種難得的寬容和不辭勞苦不正源于納西婦女勤勞善良賢德而又認命的天性嗎?據說納西婦女里里外外一把手,丈夫們“家務不干地不下”,得以專攻“琴棋書畫煙酒茶”,現在是否依然我沒好意思問,可作為同齡老人的我,卻覺得就算能夠造就先生成為“人生四韻”(琴棋書畫)皆備的文化藝術高人也不值得她在這樣的年齡還這般辛勞甚或拼命,這就是觀念的差異吧。
四方街
戶外店
馬幫再現
咖啡屋
茶座
由于常到這里吃早餐,和她成了朋友,交談的內容更多了。知道她的老伴還有兩個兄弟早年都外出讀書了,現在一位是云南大學的教授,一位已留居海外。家里這所老房子由他們老兩口守著,有時兄弟倆也回來住住。我還特意去參觀了那所古香古色的納西小院。古鎮的這個普通人家,讓我心生感慨——單從社會底層的這個小小窗口去解讀古鎮的歷史,也讓人對麗江刮目相看:它雖地處偏遠,卻絕非窮鄉僻壤,而是一個古老的文化搖籃。崇尚文化修養是納西民族的傳統觀念,從高聳的“天雨流芳”牌坊和木府中雄偉的“萬卷樓”都凸顯出了這一特點,我深深欽佩這個民族的智慧。
徐霞客語
俯視木府
忠義牌坊
議事廳大殿
萬卷樓
護法殿
--- by daqianf_12637
關鍵字: 麗江 四方街 納西人 納西小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