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族大理】⑿登上南詔島尋皇都風情
登上南詔島尋皇都風情
游洱海的日程上有一景點是南詔風情島。南詔風情島是洱海三島之一,位于蒼洱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的黃金地段一一洱源縣雙廊鄉境內,四面環水,東靠著名佛教圣地雞足山,北接石寶山,南連大理,西對蒼山洱海,因占據得天獨厚的旅游資源,素有“大理風光在蒼洱 ,蒼洱風光在雙廊”之美譽。它濃縮了大理數千年的文化底蘊,盡顯南詔、大理兩朝六百年的皇都風采。島上風光旖槐,海天一色,風月無邊。千年古榕枝繁葉茂,幽穴古洞盤曲交錯。島嶼四圍渚清沙白,蒼洱百里壯景盡收眼底,可謂“山同人朗,水與情長”。島上由沙壹母群雕碼頭、海景別墅、云南福星一一阿嵯耶觀音廣場、南詔避暑行宮、白族本主文化藝術廣場、海灘綜合游樂園、太湖石景群落及漁家傲別景等八大景觀組成,與別具特色的園林藝術融為一體。 離船上岸,沿著兩旁布滿南國花草、寒帶林木的曲折小徑,仿佛走進濃縮了的微型世博園。踏過臺階上福星廣場膜拜細腰觀音。出福星廣場,跨過一道微型拱橋,游人在小橋流水聲中步入島上的主建筑群,細細讀解南詔行宮。南詔行宮是島上的主體建筑,南詔王避暑行宮的縮稱。南詔在歷史上曾經是一個強大的軍事王國,憑借其軍事實力,兼并了洱海周圍的其他部落,使其疆域擴大到洱海領域,直到擴張到今天的四川、貴州、廣西一部,云南全境,與當時的唐王朝及吐蕃王朝鼎峙并存了近兩百年。 南詔行宮是仿古皇宮而建,由于當時的南詔王朝深受吐蕃文化和唐文化的影響,所以行宮采用的是“唐朝的屋頂、吐蕃的墻和窗、大理的民房建筑的基礎和外形色彩”。從行宮大堂側門走出,沿曲折蜿蜒的島緣小徑,觀賞太湖奇石,海灘拾趣。穿過于歸洞,就到了沙壹母群雕碼頭。在南詔風情島只有半小時的游覽時間,我們也就在島上匆忙地跑了一圈,匆匆胡拍了一通。聽見游船的汽笛聲,我們就趕緊下山登船,兩個小時后,完成了洱海的全部旅游項目。晚上的自費項目,我們沒有參加,原因是太貴了。
南詔風情島 (1)
南詔風情島 (2)
南詔風情島 (3)
南詔風情島 (4)
南詔風情島 (5)
南詔風情島 (6)
南詔風情島 (7)
南詔風情島 (8)
南詔風情島 (9)
南詔風情島 (10)
南詔風情島 (11)
南詔風情島 (12)
南詔風情島 (13)
南詔風情島 (14)
南詔風情島 (15)
關鍵字: 南詔島 大理 洱海 蒼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