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丹霞風光
丹霞風光欣賞雄偉的黎明丹霞風光自然佛孿生兄弟從麗江古城出發到長江第一灣石鼓鎮之后,溯江而上50公里,再沿金莊河西進30公里,就到了老君山中段東麓,這里分布著中國大西南僅有的丹霞地貌奇觀。傳說太上老君曾在離這里不遠的老君山上煉丹,那竄動不滅的火焰一直蔓延至此,于是就有了這一片色賽丹珠的紅色砂巖。它鑲嵌在莽莽森林的萬綠叢中,顯得更加璀璨奪目。
科學證明,霞地貌的巖層因含氧化鐵,故呈丹紅色。這種地貌最早發現于廣東仁化縣丹霞山,因巖石“色如渥丹、燦若明霞而得名。它是紅色砂礫巖層在強烈的地質運動中發生斷裂、侵蝕、風化、而形成的紅色陡崖峭壁、孤峰深谷等地貌形態。 麗江老君山丹霞地貌區主要分布在黎明傣族自治鄉境內,包括黎明、黎光、美樂叁個行政村片區,總面積達240平方公里,占全鄉面積的43%,相當于1.4個廣東丹霞山,是國內面積最大、發育最完整的丹霞地貌。黎明丹霞風光不僅分布廣、面積大、而且山體壯觀、景色絢麗、發育典型、具有頂平、身陡、麓緩的明顯特點。
在所有的自然景觀中,最奇要算千龜山、大佛崖和“太陽叁起叁落景致了。在黎明村西南,有不少紅色巖石表面風化形成美麗的龜裂狀(龜板、菠蘿狀)構造。其中一座山坡形如千萬只小龜又組成一只大龜,排列自然而有序,仿佛向著太陽升起的東方行進,堪稱黎明丹霞風光中的一絕 !在黎明材公所南約60米大橋旁,有一紅色巨崖,若一尊端坐蓮臺的大佛,似看盡世事滄桑。在黎明紅石街中段,可見拔地而起的紅色砂巖峰叢把天空割成鋸齒狀,冬至前后的早晨,太陽從第一座峰巒間升起已經很晚,但在空中行走不到一個時辰,又落下了另一座峰巒,正當人們為這峽谷日短而驚異的時刻,第二座雄奇的峰巒間竟又放出萬道金光。如此循環往復,形成了黎明一天叁次日出日落的奇觀。
關鍵字: 丹霞山 麗江古城 云南 石鼓鎮 老君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