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理崇圣寺三塔
新疆旅行網 時間:11-29 來源:互聯網 作者:本站編輯
塔的基座呈方形,分二層,下層邊長為33.5米,四周有石欄,欄的四角柱頭雕有石獅;上層邊長21米,其東面正中有石照壁,上有黔國公沐英后裔沐世階題的“永鎮山川四個大字,莊重雄奇,頗有氣魄。照壁后有省人民政府立的《重修三塔記》。塔身的第一層,高13.45米,是整個塔身中最高的一級。東塔門距基座平面2米,西塔門倒在近6米處。塔墻厚達3.3米。第2至15層結構基本相同,大小相近。第16層為塔頂。以第二層為例,高約2米,寬約10米,上部砌出疊澀檐,凡17層磚,每層挑出0.050.07米不等,檐的四角上翹。塔身東西兩面正中各有佛龕,內放佛像一尊,龕兩側另有亭閣式小龕各一,蓮花座,廡殿式頂,中嵌梵文刻經一片。南北兩面,中間有一券形窗洞,直通塔心。第三層則南北為佛龕,東西為窗洞。以上各層依次交替。塔身愈往上愈收縮。塔頂高8米,約為塔身的七分之一。挺拔高聳的塔剎,使人有超出塵寰、劃破云天的感受。頂端是銅鑄的葫蘆形寶瓶,瓶下為八角形寶蓋,四角展翅,安有擊風擇;其下為鋼骨銅皮的相輪;最下為覆缽,外加蓮花座托。塔頂四角,原有金鵬鳥,相傳“龍性敬塔而畏鵬,大理舊為龍澤,故以此鎮之。現金鵬已無存,復修前僅殘存金鵬鳥足。千尋塔中空,置有簡易木梯,可達塔頂。
千尋塔西,等距約70米遠的地方,有南北兩座小塔,是八角形10級密檐磚塔,各高42.19米,塔身有佛像、蓮花、花瓶等浮雕層層各異。一至八層為空心直壁,內撐十字架。基座亦為八角形。兩小塔間相距97米,三座塔形成鼎足之勢,布局統一,造型和諧,渾然一體。
崇圣寺三塔布局齊整,保存完善,外觀造型相互協調。大塔協領兩座小塔,突出其主要地位,同時又襯托出小塔的玲瓏雅致;小塔緊隨大塔,襯托出大塔的高大、雄偉。三塔與遠處的蒼山、洱海相互輝映,點綴出古城大理的歷史風韻。
三塔相傳建于南詔保和時期,三塔之旁原有規模宏大的崇圣寺。據《南詔野史》、《自古通記》等史籍記載,寺基方7里,建于南詔第十主豐佑,保和十年至天啟元年(公元834至840年)。經歷了千年滄桑和風雨剝蝕,崇圣寺終毀于清咸豐年間,如今惟留三塔。近年來曾在塔頂發現南詔、大理中時期的重要文物600余件。
關鍵字: 三塔 云南 大理 崇圣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