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啊,西藏……(五)
(五)
記的有一柱子,上面嵌有在途中死去的朝拜者的牙齒,可是這柱子是在大昭寺,還是在布宮我很模糊,于是問廣東mm。“在這里,就在大昭寺,我們剛才都看到了啊”她們告訴我說。于是又隨著廣東mm再次走進那昏暗的殿堂,去尋找那讓人感動的見證。
拉薩的大昭寺是朝拜者最向往的地方,那些遠離拉薩的信徒們,在他們的一生中能夠從自己的家鄉沿著道路一步一大拜到達拉薩是他們的宏愿。只因路途的遙遠,并不是誰都可到拉薩,往往在他們的家族里挑選一位最年壯的代表去完成轉經之路。可是,長路漫漫,由于身體和大自然等原因,有的朝拜者達不到目的地便死在途中,于是,同伴便會撬下他們的牙齒揣在懷里,帶去拉薩,嵌在大昭寺的柱子里,讓他們永遠的“與佛同在”……
看見了。大昭寺,殿堂里,柱子上,一顆顆潔白的牙齒深深的嵌在千年柱子里。我凝睇,凝睇……我用指尖輕輕的撫摸著那倒在途中的朝拜者的身體的一部份,仿佛觸到了你那向著拉薩跳動的心靈……
“我用身體擁抱大地,丈量著一望無際;用我的手臂掠過白云,像清楚你的溫暖手心……”——藏歌《朝圣者的腳步》
夕陽西下,準備走回吉日。手機響起,是f打來的。“我們四人請你一起用晚餐好嗎?商量明天出發去珠峰的具體事”f說話溫文爾雅。
“在哪里?”我問。
“瑪吉阿米,八郭街的瑪吉阿米,等你”f做事很認真,把我們的集合地點一字一字說的很清楚。
“瑪吉阿米”藏語的意思是“待嫁的新娘” 曾經是六世達賴喇嘛倉央嘉措和“像月亮般美麗”的瑪吉阿米姑娘“粉紅色故事”的發祥地。 現在,是一座集用餐、喝茶、品咖啡的好去處,
倉央嘉措,1683——1745年,西藏山南人。十四歲被選為五世達賴“轉世靈童”,一個月后便“坐床”布達拉宮成為六世達賴喇嘛。
倉央嘉措的一生,離奇的一生。二十五歲時便成了上層爭權奪利的犧牲品開始流浪于西部地區和印度、尼泊爾。當過乞丐,運送過尸體,傳說在押解北京的途中被害于青海湖。
達賴喇嘛所屬的格魯派(黃教)不許接近女色,嚴禁娶妻生子,可倉央嘉措并不接受這些清規,反而以宗教領袖的身份游離于紅塵,以自己獨立的思想寫下了許多情誼纏綿的情詩。
“那一日,我閉目在經殿的香霧里,驀然聽見你誦經的真言;
那一月,我搖動所有的經筒,不為超度,只為觸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磕長頭在山路,不為覲見,只為貼著你的溫暖;
那一世,轉山,轉水,轉佛塔,不為修來世,只為途中與你相見”
倉央嘉措這首代表作,至今在拉薩仍像風一樣的流行。
瑪吉阿米是倉央嘉措在人生旅途中邂逅的最為衷情的情人。“在那東方高高的山尖,每當升起明月皓顏,那瑪吉阿米的笑臉,會冉冉的浮現在心田”
他常常逃出布宮隱若真名以“巖桑旺波”的名義去八郭街和心中的瑪吉阿米幽會。倉央嘉措在他的詩中說道:“在布達拉宮,我是倉央嘉措,住在山下,我是浪子巖桑旺波”
許多人,到了拉薩都會去八角街尋找那幢米黃色的“瑪吉阿米”,就像到了紹興尋找那“紅酥手,黃騰酒……”的沈園那樣。那瑪吉阿米里有掛在墻上的陳舊的“唐卡”,有許多的老照片,還有那飄來忽去的“撒克斯”。墻上掛著“留言薄”,有多少癡迷者在那里尋夢留言。有抒懷的,有追思的,有在那里發呆的,有在那里流半天眼淚的,還有留遺言的……。
瑪吉阿米,一幢秀雅柔婉的房子,一個月亮般美麗的人名,一段藏族領袖的香艷故事。我還會再來的,瑪吉阿米。
回到吉日旅館,我們請來了司機師傅平措,平措是位個子高高皮膚黑黑的藏族大漢,隨平措之后的也是位高高個子的司機師傅,名曰“普布次仁”。見到平措,就像見到老朋友一樣熱烈的擁抱。平措,是我川、滇行的y兒隊長的朋友,在我進藏前便和平措有過電話聯絡。平措告訴我自己有要事,明天只能讓次仁師傅送我們去珠峰。
(未完,待讀六)
(大昭寺,殿堂里,柱子上,一顆顆潔白的牙齒深深的嵌在千年柱子里。我凝睇,凝睇……)
(“我用身體擁抱大地,丈量著一望無際;用我的手臂掠過白云,像清楚你的溫暖手心……”——)
(那些遠離拉薩的信徒們,在他們的一生中能夠從自己的家鄉沿著道路一步一大拜到達拉薩是他們的宏愿)
(大啊昭寺前的朝拜者)
(一幢秀雅柔婉的房子,一個月亮般美麗的人名,一段藏族領袖的香艷故事。我還會再來的,瑪吉阿米。)
關鍵字: 大昭寺 布達拉宮 格魯派 青海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