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德上寨
在很多介紹苗族風情的宣傳冊上往往能看到一個用卵石排列得很好看的蘆笙場,圖案模仿古代銅鼓上的十二道太陽光芒砌成,兩頭還有用石料鋪的兩匹飛奔的駿馬,那就是在郎德上寨拍的。
郎德上寨是貴州省命名的民族文物村,也是清咸豐同治年間苗族起義領袖楊大六的出生地,當年打仗用的刀槍箭戟自是遺留了不少。那時清兵整整征戰了18年才將其平定,大怒之下把寨子燒光,人口幾乎被殺絕,僥幸有15人逃至深山野林才保住了性命。后來這15人組成了4戶人家,在廢墟上重建家園。至今全寨已經有118戶,500多人。
郎德上寨依山傍水,背南面北,四面群山環抱,茂林修竹,襯托著古香古色的吊腳樓,蜿蜒的卵石路在屋檐間時隱時現,偶爾還能聽到兩嗓子苗民的歌聲。寨內苗民的服飾以長裙為特征,所以又稱 “長裙苗。寨前有一條小河逶迤如龍蛇,小水車三三兩兩,南面有松杉茂密的“護寨林,山上有當年楊大六起義時筑起的碉堡、戰壕;北面有楊大六橋風雨橋橫跨于河上,過橋后還能看到楊大六練兵場。還有南、中、北三個不大的寨門,上書“郎德上寨幾個字。寨中蘆笙堂后就是“楊大六文物博物館,里面陳列著當年楊大六起義時用過的刀、叉、頭盔、鐵炮等物品。
關鍵字: 博物館 吊腳樓 貴州省 郎德上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