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東南·世外桃源般的侗寨生活
住在了侗寨,好似進了世外桃源,心里有一種愜意。
寨子的白天與夜晚,一樣的寧靜。
沒有了城市車與車的喧囂,沒有了城市人與人的臃擁,沒有了城市塵與灰的污染,沒有......
車江侗寨也稱“千戶侗寨”,是全國侗族人口居住最密集的地方。
從榕江縣城過了榕江大橋往北就是車江萬畝大壩。
都柳江支流寨蒿河流經筆架山下,連接沿河五個村的侗寨。
因河中有巨石三塊,“三寶”因此得名。
“三寶”侗寨綿延約有三里地,除非有很充裕的時間,否則很難一一走到。
車江侗寨保留著完好的侗族生活場景,家家務農,戶戶紡紗。
據說,有“尊貴”的客人進寨時,侗寨人才會為你行“攔路酒”禮。著白色侗家服飾的少女,手捧酒盞,輕啟朱唇,唱起了敬酒歌,香醇的米酒就著甜糯的歌聲滑入了你的五臟六腑,令人沉醉。
我們是散客,自然享受不了這般如此美好的待遇了。
觀賞不了侗寨風情,看不子跳“多耶”和踩歌堂。
于是,我們沿河而行,略能領略感受侗寨的淳樸民情。
榕江古州鎮的對岸,便是舉世聞名的車江大壩。
大壩上一片密集的瓦檐和木樓,就是號稱為“天下第一侗寨”的車江侗寨。
一條清亮亮的河傍寨流過。
悠閑地走在寨中沿江而修、卵石鋪就的花街古道上,穿行于整潔整齊的侗家木樓中,會看到這樣一幅幅堪稱經典的畫面:
在榕樹華蓋一樣的蔭翳下,一群男子席地而坐,圍在一起玩紙牌。
還有一群男子坐在麻將桌前酣戰不息。
兩個困了的男子就那么橫躺在地上,竟然酣然入睡。
睡的是那樣的香,又是那樣的甜。
他們沒有城里人的失眠之癥。
婦女們的麻將桌在屋子里。
正午的陽光斜斜地斑駁了木構建筑的板墻,身著藍衫的婦人門前的屋子里悠閑織著布。
榕樹發達的裸根上,身著藍衫的婦女手腳利索地紡著紗。
沿江而修的長長的花街古道和架于河上的形似板凳的橋,穿著傳統侗族服裝的婦女從榕樹下挑著木桶婀娜多姿地走過。
這就是侗鄉。
在古榕群間有一條鵝卵石鋪成的街道,當地人叫花街。
這條街大概五百米長,鵝卵石鑲嵌成了十二生肖的圖案。
走到路的盡頭還能看到一座雕塑,由一男一女組成,男的叫珠郎,女的叫娘美。
20世紀50年代中國曾拍過一部電影叫《秦娘美》,據說是一個中國式的“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故事,而這里就是秦娘美的故鄉。
都柳江從車江侗寨旁緩緩流過,河水清澈,婦女和兒童在江邊洗菜、洗衣服、洗頭,男人們挑著稻谷從木板橋上走過。
寨子的另一面就是公路,車流不息。
到車江不能不嘗侗家腌魚。
侗家腌魚是取都柳江中活魚,剖開洗凈放入瓦壇中,先制漿水,加鹽煮沸,下原料續煮,裝泡菜壇,拌上酒精和芝麻、黃豆粉、西紅柿、花椒等等香料,密封深埋。
腌魚可存放20~30年,非有大慶大典不開壇。
腌魚色黝黑如焦碳,肉質嫩白,魚刺酥化。
侗家盛宴,碗碗見酸,而十道大菜組成的“侗寨酸魚全席”,世所罕見。
沿河堤而行,寨頭村的河水清澈透底,幾塊石搭成的洗衣石,寨子的人都在河里洗衣服。婦女和女孩都在河水洗頭梳理長發。
黃昏里,男孩子們下到河里,盡情地戲水。
也有兩男孩在河里捕魚……
侗寨日子 (2)
侗寨日子 (3)
侗寨日子 (4)
侗寨日子 (5)
侗寨日子 (6)
侗寨日子 (7)
侗寨日子 (8)
侗寨日子 (11)
侗寨日子 (14)
侗寨日子 (16)
侗寨日子 (18)
侗寨日子 (19)
侗寨日子 (20)
侗寨日子 (22)
侗寨日子 (24)
侗寨日子 (25)
侗寨日子 (30)
侗寨日子 (32)
侗寨日子 (33)
侗寨日子 (45)
關鍵字: 侗寨 貴州 黔東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