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咬著吃的油香
俗稱油餅,是回族人民的傳統食品,每逢開齋節、 古爾邦節、圣紀節,家家都要煎炸油香,除了自己食用以外,還要相互贈送,有的家里過節紀念亡人,有了紅白喜事,也要炸油香以表示尊祖繼俗。“油香”被信仰伊斯蘭教的民族看作是象征真誠信仰的美食。
油香有普通油香、糖油香、肉油香三種,有的地方把油香叫"香氣"香香鍋"。
吃油香時,要用手順著刀口掰著吃,忌諱一口一口咬著吃。
金燦燦的油香
油香趣聞傳說
相傳很久以前,穆圣到一個村莊里的清真寺傳教。那個村里很多的人都帶者精美的禮品去朝見穆圣。可是在這個村子里,有一戶人家卻很窮。當時兩口子只有一套衣服,而且家里也沒有比較好的東西去供奉。去朝見穆圣還真的不好意思。怎么辦呢?兩口子想來想去,最后將家里準備的麥種,拿了一部分出來。磨成粉、做成餅。用家里只有在過年才用的香油,將它們炸好。做好后,由誰送呢? 兩口子衣裳破舊,自然是去不成了。最后,將這些炸好的餅,用簸箕盛好,交給小孩子送去清真寺。
穆圣在講經傳道時發現在眾多的人群中,有一個小孩子,沒有穿衣服,頭上頂著一個簸箕,里面裝著什么東西。 就走到小孩子面前,問起了原由。小孩子如實就講了,穆圣很感動,他拿起一個餅,對大家說:“這些圓圓的餅是用油做的很香,我們就叫它油香吧!我們穆斯林就要象這個餅一樣,大家緊緊團結在一起,互相幫助,形成一個圓。邊說邊那些油香發給大家,但油香實在不多,不可能每人一個,于是,穆圣就將他們掰成一小塊小塊的,分給大家。從此穆斯林很團結,而且吃油香的時候,大家都是用手掰著吃的。
關鍵字: 傳統食品 油餅 油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