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南游記:尋找香格里拉
尋找香格里拉 ——出發
去甘南的想法一直在頭腦里轉著,看了那里的介紹更是心動,最后終于決定上路,而且還是拖家帶口。因為是帶著女孩子出門的,心里壓力要大不少,雖然我們不貪別人的財色,可要別人惦記上咱們的財色,也是麻煩多多,臨行前特叮囑女孩子們打扮的越土越好!一朋友精于周易,為我這次遠游打了一卦,居然說第一天外出是空門,第二天才能走成。真是莫名!
30號下午去女友家,原來以為綽綽有余的大包,被塞的滿滿當當,5點半吃過她爸媽特為我包的素餃子,帶著他們寶貝女兒直奔車站,路上遇到塞車,想,不至于因為這而誤了火車吧,那樣的錯誤也太低級了,好在老天開眼,和女友順利登上了去蘭州的列車。這次同行共五人,兩男三女,我和女友,我表妹和她同事,還有我的一位女同事,在公司是行政經理,精明能干。因為當初沒有買到一趟車的票,且蘭州的飯店是以我的名字預定的,所以我和女友就先行一步,他們三人隨后兩小時就到。
躺在軟臥上,看看手表想表妹們應該上車了,聯系后得知,她們竟然誤車了,進了站,火車已向她們揮一揮手,沒有帶上她們任何一個,好在有那位精明能干的女同事m,使出全身解術,憑著三寸不爛之舌,楞是將車站的工作人員說的云里霧里,將他們送上去鄭州的列車,且百般請求列車長為他們安排了臥鋪,到鄭州后,上了鄭州去蘭州的列車,故技重施,列車長乖乖就范,為他們安排了臥鋪,這可是五一期間啊!真是好生了得!!
火車經過24小時,我和女友住進了蘭州的飯店,第二天早上,我們和表妹們在飯店里勝利會師,真是再劫難逃,第一天外出遇挫果然被朋友算定了,不知以后如何?
整理好東西,一行五人坐上了蘭州駛往夏河的大巴上,蘭州這個城市躲在土窩里,到處灰蒙蒙的,汽車出城往南開,盤旋在干崩崩的土山之間,望著這片黃土,嗓子眼就冒煙,偶爾見到農夫在傾斜60度的山坡上開墾著,想想這樣的自然環境,要想開發大西部,真是不易。漸漸的可以看到一些養眼的綠色了,到了回族同胞的聚居地——臨夏,滿街都是戴著白帽子的老維,女士們都優雅的圍著或綠或黑,包頭蒙臉的紗巾,甚是好看。我們猜測綠紗巾是未婚,黑紗巾是已婚。看著這些不禁聯想到《穆斯林的葬禮》,想到高中時從新疆插隊回來的老師,想到北京牛街上到處飄蕩著牛羊肉的猩味……“看,多好看的油菜花啊!”不知是誰叫了一嗓子,久違的蔥郁,看著這黃燦燦的一片,疑心回到了江南,大巴在柏油路上快樂的飛馳著,漸漸的發現地里農夫頭上的白帽子沒有了,穿著打扮也越來越不相同,原來已經進入藏區了,這就是我神往已久的藏區。一路上真是日月同天,風光異域,從灰朦朦的土山,到滿山的蔥郁,清澈的流水;從漢族,回族到藏族。快到夏河,沿途星星點點的馬兒和山羊散落在清澈的流水邊,路旁的流水酷似浙西大峽谷,那種美景只在畫上見過,一點多鐘,車子到達了夏河。
找了個看上去不錯的馬自達司機,讓他帶我們去事先了解到的,酷似拉薩八朗學的卓瑪旅舍,不巧的是客滿,于是就選擇了拉卜楞寺招待所,因為聽說那里的服務生是喇嘛。一路上到處是新奇,感覺上和我想象的不太一樣。司機是回族小伙,叫馬么乃,甚是熱情周到,一雙小眼鏡笑起來象月牙,好像清真寺頂上的那個新月,我們安頓好,就包他的車直奔桑柯草原。
尋找香格里拉 ——美麗的桑柯草原
途中遇見了兩位三步一拜到夏河的朝圣者,交談才知道,他們是從瑪曲過來的,這是第七天了,陽光映照在他們的臉上,清澈的眸子分外明亮,“這么遠過來累嗎?”他們憨憨的笑著,用生硬的漢語說“不累。”每個藏人都要這樣,用自己的身軀五體投地的前往自己心中的圣地,從生下來的第一天起,整個生命都奉獻給了佛,他們沒有我們的患得患失,沒有我們的虛偽自私,全部的生命都投注在為眾生的祈福上,不為自己發財,不為自己健康,只虔誠的祈禱佛陀護佑所有的眾生。這樣崇高的信仰和堅定的信念支持著他們不畏艱辛的一步步走向心中的佛地,我雙手和十,與他們一起,五體投地三步一拜得前行,我知道每個人的心中都深藏著同樣的凈域。由于時間的關系,我匆匆和他們了告別,看著他們匍匐的身影,漸行漸遠……
中途路的右手邊顯出一片湖水,水面上成群的野鴨在嬉戲,馬么乃告訴我們,去年這里還有天鵝。湖邊的大片草原上,馬兒在吃著草,一兩個藏民坐在草地上,馬么乃指著遠方的草甸說,那就是桑柯草原,車子載著我們進入了海拔4200米的草原。成群的山羊和牦牛在身邊慢步著吃草,每個人都歡喜的不行,跳下車爭著與羊群合影,想那羊一定嘲笑我們好沒見識。老天恩惠,還讓我們看見了龍卷風,可惜沒有拍下來。
在我們的要求下,馬么乃帶我們去了草原深處的藏民家里,路上看見兩個美麗的藏族女孩騎著白馬,馬么乃和她們打了招呼,車子開到了他們的家。好客的女主人迎了出來,招呼我們進屋上炕,圍坐在爐子邊,女主人又是倒酥油茶,又是做糌粑,早聽朋友說,這些東東的味道不敢恭維,我小心翼翼的嘗了嘗,哪里啊!味道奇好,一飲而盡,都忘了第一杯不能喝完的藏民待客的規矩,好在她們并不講究,大家喝著酥油茶,吃著糌粑,贊不絕口!這時我們才發現,這里的藏民無論是老人還是孩子,他們的眼睛都特別的明亮清澈。喝過酥油茶,吃過糌粑,藏人讓我們騎上家里的馬,去草原上看看,第一次看見這樣廣闊的天地,在遠處還臥著雪山。騎在馬上,放松著心靈,天高地遠,羊群好像雪片一樣點綴在草原上,不時遇見放牧的藏民熱情的和我們打招呼,人人臉上都露著燦爛的笑。望著碧藍的天空,吸著純凈的空氣,眼前一望無垠的草原,頓時明白了藏民明亮的眼睛不僅來自于大自然的匯賜,更源于他們無欲無爭忘機的心靈。
這里晚上九點天才擦黑,回到夏河已是7點多鐘,正好上街覓食,街面上的店鋪多是中英文對照,一個掛著英文招牌的飯店里擠滿了老外。在一家工藝品店門口大家一頭扎進去,看過來選過去,最后我捧著一個精美的法號,一把灌頂壺,一個轉經桶,滿意的踱出店面。接著我們選擇了網站上介紹的一家飯館,不知味道如何,只點了幾個藏包,哪知為了這幾個包子等了很久,終于在花謝的時候,包子出籠了,因為我食素的原因,只靜觀他們吞咽,結果個個只吃了一口就被強烈的腥味熏的破門而出。想來別家的味道也不敢恭維,最后在雜貨店里買了掛面回旅舍自己下面吃。我的這位女同事m真是手藝非凡,三下兩下搞的滿屋噴香,雖然面條因為高原反應沒有熟透,可還是讓大家贊不絕口,聲稱,以后走哪都要把m帶上。
這個和拉薩一般高的小鎮,并沒有給我們帶來怎樣強烈的高原反應,只表妹頭疼的厲害,坐在床沿發呆,我陪她在院子里散散步,因為沒有都市燈光的照射,這里的天空非常的黑,星月也就顯得格外的明亮。轉了一圈,還是疼,我才想起帶的止疼片,不一會兒,表妹又是生龍活虎,恢復狀態。
高原的第一夜大家睡的都很沉。
尋找香格里拉 ——壯觀的拉卜楞寺
第二天清晨我們去了拉卜楞寺,青灰的晨霧籠罩著紅色,白色,黃色的院墻,在轉經廊的頂頭,崇立著一座白塔,很多的藏民都在順時針得繞塔,我也加入了進去,持誦著觀世音菩薩的六字大明咒:“嗡嘛呢叭咪哞”,一個高大的喇嘛在我身邊一起繞塔,他聽我持咒嫻熟,就主動攀談,最后我為他在白塔前留下了影。往前走是長約100米的轉經廊,我右手推動著轉經廊中的經桶,與藏民一起為眾生祈福,只覺得心靈在被一陣陣的沖刷,所有的祈愿都熔在這聲聲佛咒中,很多的藏民赤著腳對著拉卜楞寺禮拜,那份虔誠讓人動容,藏民相信繞塔,轉經,都可以將自己的善念傳達到整個宇宙,可以洗滌心中的塵垢,所以他們都自發的,每天清晨在這里禮拜,轉經,更有許多不遠千里三步一拜的,來這里朝圣,大家通過不同的形式,表達同樣的心愿,愿世界安寧,眾生康樂,一起走進佛國。相比較,我們這些商業社會中的眾生就要慚愧許多,每天只想著自己,沉浸在名利的追逐之中,很少能關照一下自己的內心。不斷的外逐各種聲色以麻痹自己的心靈,外在所謂的事業成功,換不來心靈的升華和滿足。而這里很多的藏民幾乎一無所有,但卻有著燦爛的笑容,而我們商業的街頭大多數都是冷漠,憂慮的面容。
拉卜楞寺是著名的藏傳佛教圣地,格魯教派的六大寺院之一,規模宏大,金碧輝煌,精雕細刻。處處寺院的檐角都有非常形象生動的獸頭,張牙舞爪地朝向藍天。寺院的建筑,美輪美奐,紅墻,白塔,各色經幡,在藍天的映輝下,分外美麗壯觀。
我留連于各個經堂和佛殿之間,在上續部的經堂里,紅衣的喇嘛們在昏黃的長明燈之間誦著經文,那低沉的梵音,猛烈地撞擊著內心深處,突然間,只覺到一種瓦解松動,整個身心沉了進去,外界經文的持誦不斷,心里靜穆成片,淚水幾欲滾落,我聽到一種聲音,一種來自靈魂深處的聲音,那是家園的召喚。
出了拉卜楞寺,繼續前行,在寺的西南角既是金壁輝煌的貢唐寶塔。有一條木梯通往塔頂,樓梯窄而陡。貢唐寶塔的塔身八面都有精銅浮雕鎏金的菩薩,在陽光的照耀下更顯得流光溢彩。站在塔頂上可以看到對面山坡上巨大的曬佛臺,那是每年正月法會時曬唐卡的地方。環繞著曬佛臺奔流不息的就是夏河,河上有一座扎滿經幡和羊毛的木橋,塔內的僧侶告訴我們那叫做“報恩橋”,從橋上經過,就等于報答了一次父母的養育之恩。放眼望去,到處都是紅衣的喇嘛和拿著念珠轉經桶的藏民,這里不就是佛國凈土嗎?
在大經堂門口,我們與這里的大管家交上了朋友,喇嘛告訴我們現在有辯經,我們依指尋去,辨經是
關鍵字: 拉卜楞寺 甘南 香格里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