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甘南尋找夢中的香巴拉!!
似乎是一個洪荒千古的夢幻世界,似乎是一個綠草濃蔭的世外桃源。這是一片四周高山環繞而中部地勢平坦的高原牧場,一面連著青藏高原,一面連著黃土高坡;一頭系著傳統與虔誠,一頭系著文明與時尚。這就是迷人的甘南草原,夢幻中的佛國凈土一香巴拉。
領略過黃土高坡的雄渾與粗獷,感受過青藏高原的高峻與巍峨,那么,你很容易走進甘南高原。這里是青藏高原的東北邊緣,東西兩側有高山呵護;南部直通四川松潘高原,與若爾蓋大草原連為一體;黃河穿境而過,河道縱橫,水源充足,形成一片平坦的天然牧場。
從甘肅省會蘭州南行,途經臨夏境內的黃土山塬,不到五小時車程即進入甘南草原,甘南藏族自治州以藏族為主的68萬人民生息在這里。
藍天與牧草相伴,牧民與牛羊相伴,美酒與歌舞相伴,心靈與佛國相伴。
沒有哪個地方與現代都市如此貼近,而心靈又保持得如此純凈古樸;沒有哪個民族與文明時尚如此貼近,而信仰又保持得如此虔誠率真,這就是甘南香巴拉一神仙居住的地方。
這是一個靈魂寧靜的居所,沒有喧囂,沒有污染,沒有欺詐,一切如同混沌之初。
廣袤的草原延伸至山坡,盡頭伸向天際。遠山上的帳篷頂冒出炊煙,雪白的羊群在草坡上蠕動;勤勞的婦女在汲水,在擠奶,在放牧,在煮茶;雄鷹般的漢子在策馬奔馳,在高唱贊歌,在大塊吃肉,在大碗喝酒。一切都是這樣的粗獷與古樸,與遠古的游牧先民沒有兩樣。
甘南的藏族人民是幸運的,大自然賜予的豐茂水草使他們牛羊肥壯;衣食無憂。開闊的牧場造就了他們博大的胸襟:并不拒絕現代文明的洗禮,但更多的是堅守對佛教的信仰與虔誠,保持心靈的寧靜與純真。高山使甘南挺拔偉岸,綠草使甘南平和恬靜,鮮花使甘南熱情奔放,河湖使甘南清明透亮。
黃河九曲十八彎,第一彎就在甘南瑪曲境內,由此折而西流;大夏河與洮河之水穿境北去。甘南草原河流密布,湖泊遍野。
夏日是草原的花季,盛開的百花像繁星落地。夏河的桑科草原,合作的當周草原,瑪曲的扎西草原……一片片草原依偎在幽藍的湖邊、河旁。繁花似錦,花開花落,無聲無息,獨享清閑。
甘南的黃河從瑪曲開始。藏語稱"黃河"為"瑪曲",這是全國以黃河命名的唯一縣份。
在九曲回腸的河灣中,采日瑪和齊哈瑪草原河灣縱橫,灌木叢生,沙洲小島成為觀鳥勝地。扎西草原盛產的河曲良馬,爬高山過沼澤如履平地。夕陽西下,萬道金光灑向河灣,黃河像融化了的金汁,舞擺在黑森森的瑪曲草原上,黃河的壯觀與草原的寂靜同樣讓人震撼,攝影師最能體悟出其意境的深遠。
環護草原的是茫茫群山和綠色溝谷。碌曲縣的則岔石林是甘南奇異的勝景。石林如莽莽森林,石柱造型鬼斧神工,姿態各異。千仞石峰"一線天"下臨深淵,寬僅容一人側行,是誰鑿就了如此天門?臨潭縣的蓮花山狀如蓮花盛開,山石高聳,水繞蓮谷,綠蔭萬傾,云若飛絮,"蓮花萬朵矗云端,瘦影香風壓客鞍。莫怪歸途頻勒馬,好山只在回頭看。"蓮花山是"洮岷花兒"的故鄉,每逢農歷六月初一
六,蓮花山花兒會便成為詩與歌的狂歡節。
火辣辣的愛情,赤裸裸的表白,展示的是文思與才華,歌喉與旋律;演繹的是粗獷與樸拙,真誠與愛情。
自古深山藏古寺,在甘南的崇山峻嶺間、湖泊河流旁,隱藏著眾多神秘的藏傳佛教寺院。
甘南包容了藏傳佛教各門派的寺院,派別最全,高僧云集。這里是藏族人民心中的凈土,誘人的天堂。
寺院的金頂熠熠生輝,僧侶的長號響徹山谷;煨桑鋪就了五彩的云路,法輪凈化著俗世的心靈。
這里與極樂世界仿佛只有一步之遙。那至高無上的六字真言寫在粗大的經輪上,寫在獵措飛揚的經幡上,寫在藏族人民滄桑的臉上,也寫在手中循環的念珠上。夏河拉卜楞寺是甘青川安多藏區最大的佛教圣地。近三百年的歷史造就了它至高無上的藏傳佛教學府地位,全國最大、藏經最多的寺院,成為著名的"第二衛藏"。
紅墻金瓦、肅穆典雅的各類建筑,依山就勢,錯落有致,面積之大竟是塔爾寺的兩倍之多。
龍鳳兩山之間,金盆養魚之地,拉卜楞寺遙望桑科草原,<img src="//img.3608.com/upfiles/barticleedit/2007/1/8/20070108</body></html></p> </body></html>
關鍵字: 拉卜楞寺 蓮花山 藏傳佛教 青藏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