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佛洞
千佛洞是位于拉稍寺西北約一公里的天然巖洞,是武山水簾洞石窟群所包括的顯圣池、拉稍寺、千佛洞、水簾洞、三清洞5處名勝景觀之一,坐落在天水市武山縣城東北約50公里處的鐘樓山峽谷中,因壁畫千佛而得名。
又因有摩崖懸塑七佛,故俗稱七佛溝。巖洞一側崖面上以木樁棧道分為壁畫和懸塑造像兩部分。洞內原有七窟,現殘存砂崖面雕像和壁畫,造像豐滿,神態各異。特別是菩薩像豐盈清秀,頗具北周特點,部分造像含有西魏遺風,是研究我國早期石窟藝術的重要資料。水簾洞石窟已架設了懸崖棧道,加固了河堤護坡,并對游人開放。
行佛洞高約20米,深約500米,主要有三廳(千佛聚會廳、萬年國畫廳、八仙醉樂廳)和五室(吉祥室、聚會室、仙壁室、寶劍室和醉仙室)組成。 “千佛聚會廳由千余尊形似小石佛的畫面組成,“萬年國畫廳由三大幅 10米見方的壁畫組成,一幅如江河奔騰,一幅如天馬行空,另一幅則有山有水,有亭榭樓閣,色彩、層次均搭配得當,天工巧作,令人叫絕。
千佛洞建筑呈東西向的長方形,東面有山門。正殿坐西朝東,土木結構,南北兩則建有配房,磚木建筑。正殿為一有斗拱的硬山頂建筑,分前、中、后堂三部分。前堂塑有丈許高的釋加佛像一尊,中堂面闊三間,繪有佛說法圖,18羅漢等塑像;后堂塑有臥佛一尊;三部分緊密相連,構成一個整體。寺院的西 南搭有戲臺,供廟會組織的戲班所用。
關鍵字: 千佛洞 拉梢寺 水簾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