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谷馬務寺
進入甘肅境內,多有石窟,型制各異。而甘谷縣域內的石窟則以其有若懸崖壁掛一般的奇特景觀而備俱風騷。甘谷屬隴中黃土高原嶺谷相間、梁峁溝壑十分發育的地貌區域,渭河自西向東流貫其間,秦嶺山系的支脈朱圉山脈立于渭河南岸,緹群山突兀于北。兩側皆有小河注入渭水,積年而形成了東西達30千米,南北寬約2至4千米的沖積谷地。臨河之山受此沖積與風雨浸蝕沖刷而如刀削斧劈一般,抬眼望去,萬仞筆立,蔚為壯觀。面峭崖之間時隱時現的石窟寺更是令人屏氣含驚,朦胸嘆絕。
甘谷城西長約30華里沿渭河南岸一線分布著大像山、老君洞、顯龍洞、華蓋寺、馬務寺、朝陽洞等六處石窟。其中大像山最為知名,馬務寺最為險絕。該石窟東距縣城7.5公里,西距華蓋寺2.5公里。開鑿在距地面150米的崖壁上,現存30個洞窟,東西走向,呈線形排列。型制均為方形平頂。除1號窟和2號窟有清代所塑玉皇大帝和觀音塑像及部分壁畫外,余者皆為空洞。就洞窟型制而言,開鑿年代不晚于唐代。明清又進行了整修,后因戰亂頻迭,多為鄉人避難所用,但早期石窟的風貌猶存。
遠觀馬務寺石窟,半壁而掛,似無路可達,然沿巖壁羊腸小路攀旋而上,其險臨目,猶使人對古代工匠的膽魄油然起敬。若登臨高處石窟,放眼北望,渭川景色映目爽心,盎然之興,難以言表。山下有一明洪武年間所建的金仙寺,鐘罄聲聲,與馬務寺的奇、險、絕相映成趣,別有洞天
關鍵字: 甘谷 石窟 金仙寺 馬務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