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霽麥積山八千年天水懷古自駕游
行車線路:北京——保定——石家莊——陽泉——太原——臨汾——西安——寶雞——天水——麥積山
行車里程:單程1430公里,往返2900公里。
西安夜宿:北京——保定——石家莊——陽泉——太原——臨汾——西安,全程高速1100km
雪后初晴,麥積山西側,山腳下抬頭仰望,崖壁上的寺廟蔚為壯觀。
到達西安已是中途歇腳的夜晚,雖說我們輪流駕駛,但10個小時全在高速路上長途奔徙,大家都很疲憊。其實本來到太原就想歇腳了,還是我一再堅持,才按計劃趕到了西安。因為我有個私心,以前來過卻沒去拍古城的夜景,所以趁此機會,來滿足我的三國情愫。不過他們似乎早看透了我的小九九,進入西安就吵著讓我帶他們去吃正宗的“西安泡饃”。一頓饕餮,早把拍夜景的事情忘到了腦后,兩杯小酒便將我送入沉沉的夢鄉。醒來大家沒再多耽擱,去喝碗西安的胡辣湯,暖暖昨日的泡饃肚,自覺這是很幸福的事情了。回味著湯的香辣,我們向天水開拔!
出行前我仔細查看過地圖,甘肅地貌復雜,有山地、高原、平川、河谷、沙漠、戈壁,南部祁連山脈和北部龍首山、馬鬃山將古之隴地描繪成凹凸不平,起伏狹長的版圖。天水在我心中一直是缺水荒蕪的印象,不過卻盛傳它有“隴上江南”的美稱,帶著疑問我掛上五擋,任思緒先飄游到那西北之江南,去勾勒想像中的歷史名城。
天靖山麓岱廟的張道士。這身“標準正裝”只有在拍照時才會配齊
天水懷古:西安—寶雞—天水,全程高速300km
駛入天水時還伴著零星的小雪,第一個吸引我眼球的是一株株高達二三十米的蒼天古樹。經過那么多的歷史變遷和戰火的洗禮,這些古柏、古槐依舊屹立于此,而且常會看到有一兩株遮蔭蔽日地護衛在門堂之前,巍峨中掩映著古樸。如果在荒山野嶺看到如此眾多的古樹,我一定不覺為奇,可天水城里的古樹遍布大街小巷,歷經百年千載,前人栽樹,后人呵護,城與古樹共生,古樹與人相伴,如此和諧相處,不得不使我驚訝異常。古樹見證了古城的興衰與榮辱,古城也承載了古樹的滄桑與積淀。
唐朝詩圣杜甫1200多年前在天水寫下了“山頭南郭寺,水號北流泉;老樹空庭得,清渠一邑傳”的名句,詩中的“老樹”是指南郭寺里,現今存活著2500年以上的古柏,它與孔圣人同齡,被稱為“春秋古柏”。在甘肅省綠化委員會網站上查悉,天水現存登記在冊的千年以上的古樹69株,2000年以上的6株,其數量名列全國第二,僅次于揚州。由此看來,古時這里或許是“森郁綿亙,不知其極”的原始森林,這樣才能解釋為什么天水被稱作“隴上江南”的美譽。
中午甘肅的朋友盛情地款待我們,上來了秦州“老三篇”:雜燴、酸辣里脊、炮仗肉,典型的北方口味。飯后朋友告訴我,天水雖號稱“隴上江南”,但它的價值卻主要在“羲皇故里”,極力推薦我們去領略下秦州西關伏羲廟的風采。
伏羲廟
伏羲廟依山而建,史載它創建于元代,重建于明代,歷代均有修繕。廟前的廣場明顯是當代的杰作,巨大的太極圖案只有凌空俯視才能一覽它的全貌。站在太極圖案中心放眼望去,雪后的神廟肅穆潔凈,一股神圣的崇高感油然而生。邁進廟門,依舊被這里兩行枝繁葉茂,冠蓋參天的古樹所折服,雪壓之下,更顯其蒼勁雄渾。
大雄寶殿供奉著高達3米的人文始祖伏羲,雕像威武莊嚴,手持八卦盤。兩側陪伴的一個是可以飛天的龍馬,另一個則是見證伏羲與女媧結為夫婦的一對磨盤。據天水大地灣文化的史料記載,女媧與伏羲同屬于大伏羲氏族,但與伏羲分屬于兩個不同的支系,伏羲姓風,女媧姓鳳。他們雖然以兄妹相稱,并非同胞兄妹。公元前7744年,伏羲以一雙精致的狐皮為聘禮,前往鳳州(今陜西寶雞市鳳縣)與女媧完婚,時年伏羲31歲,女媧16歲。早在那個時期,各民族部落就有明確的規定,有血緣關系的同族男女不得為婚。
從伏羲廟出來,踏上秦州區民主西路,兩棵具有400年歷史的國槐直插天穹,在它們的掩映下,胡氏民居躍入我的眼簾,高聳直立的牌樓,古樸典雅的屋瓦,精美繁復的木雕,無一不昭示出它是典型的明清建筑。屋外懸掛著“天水民俗博物館歡迎您”的橫幅,門票20元,上書“南宅子”三個醒目大字。看了介紹才明白,原來胡氏民居分列路南北,隔街相望,南宅子為明代山西按察司副使胡來縉居所,建于明萬歷年間;北宅子為胡來縉的兒子胡忻的私宅。南宅子布局嚴謹、主次分明,是一座格調古樸、構造型典雅的明清的四合院,它不同于北京四合院。北京的四合院正房、廂房均為馬鞍架結構,而此宅除正房與倒座為馬鞍架結構外,廂房則采用俗稱一坡水的天水民居構建方式,具有濃厚的地方特色。
我問朋友當地最出名的是什么,他不無自豪地告訴我,天水當今第一品牌肯定就是“白娃娃”!我們幾個都沒明白,這難道是商品名?朋友哈哈大笑,隨手一指身邊走過的女孩,原來“白娃娃”是當地美女的別稱,如同蘭州叫“莎莎”,白族叫“金花” 一樣。
天水古稱秦州,人杰地靈,自古盛產美女。俗話說得好:“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天水優越的人文、地理、水質、氣候條件,養育出無數個“白娃娃”;而這些出眾的“白娃娃”同樣成為了天水的驕傲!這也從另一側面見證了“隴上江南”不是徒有虛名。
雪霽麥積山:天水市—麥積山 30km
到天水第二天,早晨7點,外面的天還陰暗著,想來還是雪天的緣故。洗漱完,一絲暗紅的晨光從外面投射過來,我連忙推開窗戶,雪不知什么時候停了,那初升的光芒,穿過林立的高樓罅隙,偷偷地露出了笑臉,老天竟然賞賜給我一個晴朗的日出,這讓同行人都欣喜異常。朋友告訴我們,經過連日的降雪,進山探訪三國故地已經很不現實,不過可以去天水東南,拜謁下著名的麥積山石窟。
麥積山石窟中的如來佛祖像
從駐地沿著羲皇大道去麥積山不到30多公里的路程,一路都是柏油大道。市區及近郊的公路路面都已清掃,所以行車毫不困難。只是進了麥積山景區,積雪還沒來得及清除,我們起得早,加之旅游淡季,我們是第一批游客。雖然欣賞了一路雪景,但麥積山著實還是讓我驚訝了一番。群山環繞之中,唯獨它鶴立雞群般翹然直聳,真好似麥垛般拔地而起。山頂上的樹冠還掛著霧凇,與麥積山渾身嫣紅的丹霞形成了鮮明的色調反差,映襯著雪霽后的藍天,完全可以用耀眼的視覺震撼來形容,大家不禁齊聲驚嘆,“太美了!”
我們一路小跑奔向山去。山路蜿蜒,麥積山用不同的側面展示它的雄姿與嫵媚,很快,我們真正看到那些石窟雕像,一面是寬厚而立陡的峭壁,三座佛像在垂直的山崖間含笑脈脈,我不禁感嘆,我們的先人的技巧真是巧奪天工,沒有任何現代機械,全憑手工創造出如此壯觀的奇跡,實在不是“佩服”兩個字所能表達的。
麥積山
行至中途,麥積山下還有一座瑞應寺,寺里大雄寶殿的內壁繪有大型色彩絢麗的壁畫。站在寺外看麥積山,它更像麥垛了,可惜此處位置海拔太低,不能飽覽石窟的巨幅雕像,但已經可以清楚地看到,原來山崖上修的全是棧道,甚至能望見,當初修建時在石壁上鑿出的密密麻麻的洞眼。
從棧道之上摻望,重巒疊嶂,一片潔凈,原本心目中黃土高原的景象全被這片皚皚的白雪所覆蓋,那起伏的森林,萬壑千山,不禁令人感到心曠神怡,最初心懸一線的驚覺早已蕩然無存,這可是我所見過石窟中,最美的自然風光,真不枉“東方雕塑館”稱謂。
登至上七佛閣,哼哈二將守衛于此,兩者遙遙相對,表情栩栩如生。仰望過道頂上,壁畫雖然殘缺甚多,但依舊掩飾不住其精美絕倫的畫技,其中西端頂部有一幅車馬行人圖,無論從哪個角度看車馬所走方向均不相同,堪稱國內壁畫構圖的經典杰作。上七佛閣還有一個美妙的名字,叫散花樓。由于地理原因,此處氣流形成了旋渦,依欄拋撒細碎輕盈的花瓣、紙屑,有的會在半空旋舞,似在水渦中回轉,有的則向上飛揚,久久不會落下。可惜我們幾個大老爺們兒沒有帶花、帶紙的習慣,白白把體驗散花的美妙時刻浪費了。不過,雪霽麥積山的美景卻永遠印在了腦海。
自駕
資訊補給:
美食:天水菜的用料以當地產的原料為主,雜燴、酸辣里脊、炮仗肉是秦州“老三篇”。喜歡吃餛飩的朋友在這里可以大飽口福。煮餛飩、炸餛飩、三鮮餛飩、蝦肉餛飩、雞絲餛飩等,天水有一系列餛飩美食。特色小吃中最出名的當屬呱呱。呱呱品種繁多,其中最受人們歡迎的是蕎麥呱呱。
住宿:天水市中心的天辰大酒店(重新街1號)歸屬電力部門,房間干凈,服務很周到,能夠上網,每天160元/標準間(含早餐)。這里距離伏羲廟、玉泉觀都只有步行不到20分鐘的距離,胡氏民居——南宅子就在樓下,步行5分鐘。附近的酒店有很多,價格也相當,網上都可以訂房,像南湖飯店、天水大酒店、和平大酒店、金龍大酒店等等。
交通:北京至天水公路發達,沿途全是高速。天水周邊有310國道和312國道貫穿全境。東與天寶高速公路相連,可至寶雞、西安,西與柳讒高速公路相接,可通省府蘭州。
具體行車路線:
1.走京石高速公路,經保定至石家莊276km;
2.從石太高速、滄州、衡水、濟南、太原、石家莊北出口離開,朝太原/石家莊北方向;
3.進入石太高速——經陽泉市、晉中市至山西省會太原225公里,從大運高速、運城、離石、太原、羅城出口離開,遇第1個岔口走運城/離石方向,第2個岔口走運城、呂梁、晉祠、喬家大院、平遙、壺口瀑布方向,進入大運高速;
4.經過臨汾市,行車277公里,從韓城/河津出口離開,進入侯禹高速;
5.車行310公里到達陜西省會西安市,從咸陽/寶雞出口離開,進入西寶高速,經寶雞市,行312公里到達甘肅省天水市,沿羲皇大道東路向麥積山石窟,行車30公里。
6.整個行程的93號汽油油費加過路過橋費,大致折合1元/公里。
關鍵字: 天水 天水麥積山 自駕游 隴上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