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天路、逛鳳凰
12月2日,由36輛車組成的自駕車隊出發了,此時的天空還沒有徹底明亮,借著朝陽的光芒,我們一路向西駛上京珠高速,開始了我們的鳳凰之行,沿途景色逐漸變化,經過石家莊、鄭州來到了我們的第一站:河南信陽,八點多的天早已黑透,一路的高速行車,讓很多人早已疲憊不堪,入住的是信陽最大的酒店(信陽陽光賓館)條件不錯,象是四星級。大家都是抓緊休息,畢竟明天還有將近800km路要趕。 12月3日,早早起床,用過早飯整裝車隊,繼續趕路,離開信陽,經過仙桃、荊州、灃縣來到了此次集結賽的起點-湖南張家界。因為走了一段國道,所以到達時天又是黑透。入住在距離高速公路不遠的通達國際酒店。接連兩天的趕路,疲憊的隊員們臉上流露出的卻是抑制不住的喜悅,晚餐上也是熱鬧非凡,因為明天就要游覽神奇的天門山了。12月4日,今天開始真正游覽的第一天,早上近40輛車的車隊排列整齊的從酒店緩緩出發,所有車輛打開雙閃燈,貼著此次集結賽的logo,雖然到達索道下站不過幾公里的路程,但如此龐大的車隊還是給清晨的張家界市平添了一道風景。隊員們下車后分分拿上自己的攝影裝備,穿戴上我們為大家統一準備好的帽子和攝影馬甲(當然有顏色區分,參賽隊員穿紅色,媒體朋友穿米黃色,工作人員穿藍色)在集體合影后大家開始有序的登上這條稱為中國最長的索道,索道全長7455米,最大落差1279米,全程耗時約45分鐘,從玻璃的轎箱俯瞰下去可以將天門山著名的九十九道拐盡收眼底,沿途穿過云霧好似進入仙境一般,美不勝收。下了索道我們來到了天門洞,天門山也因此得名。從我們腳下去到天門洞中需登上九百九十九階的天梯。今天真是天公作美,在天梯之下就可以清晰看到天門洞的全景。登上天門洞后發現在洞的另一面還有著好似水墨畫一般的美景。游覽一番之后,帶著依依不舍的心情下山回到了酒店,開始準備明天的集結賽。 12月5日,清晨還是在索道下站,集結賽的發車儀式正式開始了,在花炮、鑼鼓的震震聲中,在閃光燈的照射下,第一輛參賽車輛出發了,其他車輛也都填好記分卡后陸續出發了。我的工作車在最后離開,一路的山間小路,下著蒙蒙細雨,兩旁盡是綠色景致,使人真的已經忘記了寒冷的冬季。正在沉醉于欣賞路邊的美景時,電臺里傳來了有車輛發生事故,原來是我們的一臺工作車(cts)爆胎了,當我們趕到時車子已經靠路邊停下了,雖然不是什么大事,但是在彎路極多的山路上還是很危險的,拿備胎的,支千斤的,路旁指揮的,幾個人分工還挺明確的,只是這車的維修工具太不人性化了,耽誤了不少時間,也就是在這時我才注意到這里到處都種著桔子和柚子還有露出地面一點的蘿卜(由于當時有些口渴就拔了兩個吃,希望人家不會生氣,不過真的很甜)。還好車隊在王村休整,王村可能不太為人知,但是要說芙蓉鎮知道的人就很多了,在這里買到了蠟染的衣服,吃到了好吃的米豆腐和天下第一螺,還有湖南的姜糖,喝到了土家的竹筒米酒(司機不能喝),真是滿足啊。午餐過后,車手們打了計分卡,繼續比賽,沿途依然是走在細雨綿綿依山傍水的小路上,天近傍晚時我們來到了比賽的中轉站也是此次游覽的終點――鳳凰古鎮。車輛全部停靠在了我們即將入住的酒店(鳳凰縣政府賓館),晚餐過后,很多隊員都不愿放過游覽夜中鳳凰的機會,我也一樣,我們幾個工作人員也要好好的放松一下嘍,走在古鎮的街道上,雖然兩旁的商鋪是燈火通明,但卻沒有令人心煩的嘈雜,有的只是一種心馳神往的優靜,還有那不時會傳來的二胡聲。走到沱江邊,看到人們在放河燈,自己便也買了幾個放,也不知其寓意何在?坐上小小的烏篷船,漂走在沱江上,河岸兩旁的吊腳樓雖已變成了旅店但仍就古香古色,掛滿了紅燈籠,遠處的小橋,古塔也都在燈光的襯托下倒映在水中,還有從船邊緩緩漂過的各種漂亮的河燈,就在我被這眼前的美景所陶醉時,遠處的河岸上突然傳來了姑娘鈴兒般的歌聲,船上所有人都被吸引住了,這時船夫開口了:這是我們這里的山歌,要不要對一下?有幾位按奈不住的也唱了起來,不過聽著有點驢唇不對馬嘴,最后還是請我們的船夫大哥和那位姑娘對唱了起來,聽著這原汁原味的山歌在水面上回蕩,那真是任何一款高檔音響也無法達到的效果。眼睛和耳朵都得到了無比的滿足,當時的感覺真的無法用文字準確的表達。帶著意猶未盡的感覺,回到酒店休息了,畢竟明天還要好好的逛一下這座小城呢。 12月6日,清晨,不是,由于昨天睡得有些晚(還在回味),起來時都九點多了。看看窗外依舊是霧蒙蒙的,像是清晨,趕緊洗漱完畢,抓起車鑰匙下樓,因為昨天那個工作車的輪胎今天要補。跟酒店的人打聽才知道哪里有修車的,過了兩條街就到了,很近。扒開輪胎一看,里面都碎裂了,補不了,心想:唉!多花點錢換一個唄。一打聽:沒買的,這個型號的輪胎在當地就沒見過有車用。暈。。。好車到這兒倒成了破車。唉!看來自駕車出行還是要用大眾化的車子,雖然少點舒適,但還能少點麻煩。沒辦法,開回酒店。接著逛我的鳳凰。不過,現在逛有點晚了,怎么能節省點時間呢?還是制片老顧腦子快:租個自行車。好辦法,我們倆一人一輛,走著。騎車逛古鎮倒也別有一番風味,每到一處就把車子往門口一放,逛。出門騎上就走,別說,還真快,不一會兒就追上“大部隊”了,像熊希齡故居、沈從文故居所有的該逛的一處也沒漏下。接下來就該買禮物了(主要就是蠟染、藍印花布、手工編制的腰帶、掛布、頭飾,銀飾、臘肉、姜糖、竹筒米酒、獼猴桃),也算是滿載而歸。下午又驅車前往距離不遠的黃絲橋古城,目前這座古城還沒有被完全開發,所以路況不是很好,短短的25km路,對轎車來說也絕對算得上是個考驗。途中一輛隊員的寶萊車就因為油管破裂拋了錨。黃絲橋古城沒有鳳凰那樣的絢麗,倒是顯得非常樸實,這是一座自唐朝以來保存的非常完整的全部由石頭建造的古城,期間也被多次修復,城墻上那磚木結構的城樓,就是清代設計建筑的,世居在古城內外的苗家人現在仍保留著祖輩們的風俗習慣,仿佛是我們回到了很多年前。我們只停留了不久便離開了,可能是不想因為我們的到來而打擾了這座寂靜多年的古城吧。回到鳳凰,沒想到晚餐會在沈從文故居里享用,雖然一切還都保持著原來的樣子,不過還是沒有體會到他老人家當年住在這里的那種意境,可能是太餓了,估計這里的廚師也沒想到會來這么多人,菜上的非常慢,餓的大伙前心貼后背的有的都趴在桌子上了,不過還好,沒有像郭德剛段子里說的:拿筷子當雞爪子啃了一根兒半的。呵呵。菜上之后一頓風卷殘云。有了精神,接著逛畢竟明天就要離開了。 12月7日,車隊緩緩的駛出酒店停車場,車手們打卡出發,繼續比賽,而我只能從駕駛的最后一輛工作車的后視鏡里再看一眼鳳凰――這座美麗的小鎮,腳下卻已踏上了返程的路。回程和來時走的是同一條路,只是不在芙蓉鎮停留,一路回到天門山,在九十九道拐的入口處集結,馬上就要開始上山計時賽了,這條路做為賽道是非常不錯的,因為社會車輛是不能開到這里的,為了我們的比賽天門山公司還是給予了很大的支持的。我有幸做為探路車先上山,不過開車的不是我,是一位經驗豐富的老驢友-老侯,這家伙車開的很快,開始我還真害怕了,畢竟這里半數以上都是掉頭彎,而且到上半部分時霧又很大,能見度也就2-3米,不過還好一路上有驚無險,真是有種搖搖晃晃上天堂的感覺。山上的霧還是很大,只能看清幾米的范圍,而且很冷而雨也在一直下,待我們做好準備后,參賽車輛開始一輛接一輛的上來了,直到最后一輛打卡完畢,全程比賽結束了。就在頒獎典禮開始之前,彌漫的大霧終于散了,只是天門洞依舊藏在霧里不肯出來。頒獎開始了,在頒發個人、團體的一、二、三等獎時,興奮的隊員們早已忘記了這里的寒冷,而盡情的歡呼,彩帶、禮花、香檳、搖旗吶喊,瞬間打破了這里的寧靜和冰冷的空氣,至此集結賽圓滿的畫上了句號。雖然這是一場比賽而且有著豐厚的獎金和獎品,但是卻沒有像任何比賽那樣的你爭我奪,我看到的都是團結互助和真正的友誼第一比賽第二的場景,也許這才是一場完美的比賽。下山時天已經黑了,30多輛車保持著相同的車距緩緩的駛下彎彎的山路,從上面看著那成排的車燈,好像一條發光的巨龍盤臥在天門山上,真是壯觀。慶功宴上大家依舊在歡呼,而我們幾個都回到房間休息了,終于告一段落了。 12月8日,告別了浙江,貴州的車友們,告別了這座神奇的天門山,我們出發踏上了回家的路。一路過湖南、穿湖北、回到了河南信陽。小插曲:我的牙痛了幾天了,在信陽的一家藥店買到了一種自制的專治牙痛的藥,別說還真靈,就兩粒,早晨醒來牙不痛了,腫也消了(注:沒有廣告成分),只是沒記住名字,應該多買點,唉! 12月9日,早早起床,回家嘍。車隊還是像來時那樣排著順序前行,一路高速,只是到了鄭州段時不知道為什么高速封路,所有車都被哄到國道上了,走了一段好像有點要迷路,看到一條高速,好像是通山西的,收費站的工作人員說:這么走就能回北京,上去走了幾十公里,到下一個收費站一問,走反了,掉頭。走了100多公里的冤枉路終于回到原來的京珠高速了,才發現路又不封了,真tmd,什么事兒????“河南真是太好了”。之后一路狂奔,終于在晚上九點多見到了熟悉的杜家坎收費站的霓虹燈了。 拖著疲憊不堪的身體,帶回了給家人的禮物、相機里的照片,還有
關鍵字: 鳳凰 河南信陽 石家莊 自駕車 陽光賓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