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武陵源
清早起床,我在窗外的溪水聲和鳥兒的啼叫聲中醒了過來,此時,我想起了一首歌叫“濤聲依舊”。 原來,昨夜一夜濤聲枕我入眠,伴我入夢。 這是一條美麗的小溪,它的名字叫“索溪”顧名思義,河細小如索,蜿蜒跌宕,從石縫中直瀉而下的涓涓細流歡快地向前奔跑著,從河床看,索溪原本并不狹小,它寬闊平坦,可以想象洪水來時,它洶涌澎湃,排浪驚天的情景。 可是現在,索溪是淺淺的,彎彎的,像一個蠻腰小腳的女子,一步一扭地向前走來,小小的浪花在石尖上跳躍著,發出嘻嘻哈哈地笑聲,給人無限的遐想和思緒。 我坐在賓館的大堂里與店主老板聊天,老板姓錢,剛接手“烽泰”才半年,他投資近60萬元在店內進行了豪華裝修,將所有硬件進行了更新,購買了新彩電,空調,他與房主簽定了五年合同,每年合同租金11萬元,我問他有錢賺嗎?他胸有成竹地回答我:“沒問題,索溪峪是個金窩窩,呆在這兒沒有不發財的。”有意思的是,錢老板是個老兵,六四年參軍入伍,后轉業回湘,在政法部門工作多年,一直干到正處級干部,現退居二線,走上了經商之路,我問他:“你干這行,能放得下你的架子嗎?”他笑了:“時代不同了,這年頭,你要就有權,要就有錢,否則人連正眼也不看你的。”我有些吃驚,這是正處級干部說的話?“退下來了,你就別去干擾人家的工作,我不上班,現任領導還尊重你一些,每次回去,他們都會請我吃飯。”老錢回答我退居二線不上班的問題。 老錢從政為官一輩子,可謂道破其中玄機,可見,只要是人,誰都不可能脫俗。 小雷用小喇叭喊吃飯,我結束了與錢老板的談話。 早飯后,我們游覽第一站——黃龍洞。 黃龍洞為大型天然溶洞,位于索溪峪景區的東北部,距我們住地軍地坪8公里,洞體寬大,深遠,分四層,旱洞,水洞各半,錯落相通,洞內長15公里,有13個大廳,16條長廊,1個瀑布,1條地下陰河。 關于黃龍洞,當地有一個傳說,索溪北岸的何家坪,乾隆年間,遭遇了一次百日大旱,老百姓只好央求當地著名法師何俊儒,何俊儒在百姓上們求他的先天晚上,夢見一位少女告訴他:“你要求雨,必須找我爸爸,我爸爸在黃龍洞里。” 何法師知道是好心的龍女來報夢,第二天,他帶上徒弟們打洞求雨,何法師從腰間解下一雙草鞋放在洞口,然后對送行的人們說:“我進洞以后,你們看見兩只草鞋打起架來,千萬不要笑,草些越打的兇,你們越要擂鼓助我的威。” 送行的人們唯唯應諾,何俊儒率領徒弟進洞了。 何法師奔上龍宮,趁黃龍沉睡之機,將司刀掛在龍角上,使它不能變化飛騰,然后取出香紙燒化,祈求它恩賜雨水,那黃龍睜開眼睛,叫法師取出九龍杯來,從口中滴下一滴長涎,法師求龍王說,外面是百日大旱,一滴太少,龍王又張開口滴了一滴,法師師徒仍嫌少,又苦苦哀求,誰知那龍王再也不開口了,何法師等得不耐煩了,便把九龍杯朝龍王頭上砸去,龍王的頭被司刀定住不能動彈,它的全身卻猛烈地扭動起來,何法師也早有準備,各自施展法力和黃龍在洞中搏斗起來。 守護在洞口的人群,當何法師盛得第一滴龍泉時,便見天上下起雨來,當盛下第二滴水時,已是傾盤大雨從天而降了,大家正在慶幸,只見洞口兩只草鞋打起架來,那兩只草鞋飛騰起來在空中相斗,看著這般奇跡,他們都忍不住笑了起來,誰知這一笑助長了黃龍的威風,何法師只好變成一根木料,叫徒弟們變成小鴨子棲于木頭上漂出洞來,那黃龍頭上被何法師掛上司刀以后,黃龍泉常流出清清的泉水,滋潤著索溪兩岸萬畝莊稼。 黃龍洞倚山建了一個牌樓,順木梯上去直達洞口,洞口前有一開闊地,四周有一圈石刻雕碑,導游們還沒有上班,游人三三兩兩的的在洞口前的攤位徘徊,小雷說大家可以先去“唱歌”,洞里是不允許“唱歌”的,所謂“唱歌”用俗話說就是拉尿,不知為什么他們會把拉尿叫成唱歌。 我走進了一個店鋪,老板馬上迎了上來,“瞧一瞧,看一看,快買玉石和木雕,很便宜的。”我看中了一尊木雕的山羊,我屬羊,今年又是羊年,買只羊討個好兆頭,那只木雕山羊的確不錯,雕刻的栩栩如生,身上還背了一串金銀元,店主見我佇立羊前端詳半天,湊上前來:“先生,買一個吧,很好的,羊年大發……”經不住他的勸說,我買了一只,價錢也不貴,只要十元錢。 武陵源有一百多個巖洞,黃龍洞是目前開放的最大的一個。這個被譽為‘國寶’的地下明珠是1982年被當地民兵發現的,它面南而開,婉蜒北進,洞有六大特點:洞叉迭列,回環曲折;洞容寬廣,深奧難測;洞柱高大,千奇百怪;洞石剔透,五顏六色;洞石發聲,勾人魂魄;洞中陰河,可行舟揖。 沿著洞里人工砌就的石級行走,洞內道路時高時低,時東時西,象蛛網般互相穿錯,下有電動游船游20分鐘的陰河,上有高約百米的穹頂。我們懷著虔誠的心情選擇從“幸福門”進或從“長壽門”進,不久就到了“黃龍宮”,這是洞中的大廳之一,它長200米,寬80米,總面積有一萬多平方米。廳內滿眼都是石筍石乳,最高的“定海神針”高達27米,最粗的黃龍壇,直徑達9米,中空可坐12個人,真是前所未見。洞內石柱,千奇百怪,萬態紛呈:如柱,頂天立地;如劍,直指長空;如蓮,疊瓣累芯;如箭,張弓待發。以形取名的更有金雞報曉、石獅衛門、長鞭掛營、仙翁賞雪、云長歸神等等。洞中有石壁如玻璃般透明,隔石舉火,可見焰光;玲挑剔透的鐘乳石,白玉一般,可有些卻是色彩斑爛,金光耀眼,五彩輝映。洞中還有一廳,名“石琴廳”,不少石柱可以發聲奏樂,好比是聲色迷人的娛樂場所。據說當年狡詐的土匪曾在此藏身,可以想象漆黑一片中剿匪部隊的危險處境…… “定海神針”是黃龍洞的瑰寶,管理者為它在平安保險公司投保一個億。這是一根高約19米的石筍,上下略粗,中間細窄部分的直徑也就10厘米左右,因其細而高,所以稱其為針,據說此針是經過20萬年才長成,19米長了20萬年,每105年才長1厘米!就是靠那欲滴還止的溶洞滴水,將微乎其微的沉積物緩慢沉積,才逐漸生長起來的。 清早起床,我在窗外的溪水聲和鳥兒的啼叫聲中醒了過來,此時,我想起了一首歌叫“濤聲依舊”。 原來,昨夜一夜濤聲枕我入眠,伴我入夢。 這是一條美麗的小溪,它的名字叫“索溪”顧名思義,河細小如索,蜿蜒跌宕,從石縫中直瀉而下的涓涓細流歡快地向前奔跑著,從河床看,索溪原本并不狹小,它寬闊平坦,可以想象洪水來時,它洶涌澎湃,排浪驚天的情景。 可是現在,索溪是淺淺的,彎彎的,像一個蠻腰小腳的女子,一步一扭地向前走來,小小的浪花在石尖上跳躍著,發出嘻嘻哈哈地笑聲,給人無限的遐想和思緒。 我坐在賓館的大堂里與店主老板聊天,老板姓錢,剛接手“烽泰”才半年,他投資近60萬元在店內進行了豪華裝修,將所有硬件進行了更新,購買了新彩電,空調,他與房主簽定了五年合同,每年合同租金11萬元,我問他有錢賺嗎?他胸有成竹地回答我:“沒問題,索溪峪是個金窩窩,呆在這兒沒有不發財的。”有意思的是,錢老板是個老兵,六四年參軍入伍,后轉業回湘,在政法部門工作多年,一直干到正處級干部,現退居二線,走上了經商之路,我問他:“你干這行,能放得下你的架子嗎?”他笑了:“時代不同了,這年頭,你要就有權,要就有錢,否則人連正眼也不看你的。”我有些吃驚,這是正處級干部說的話?“退下來了,你就別去干擾人家的工作,我不上班,現任領導還尊重你一些,每次回去,他們都會請我吃飯。”老錢回答我退居二線不上班的問題。 老錢從政為官一輩子,可謂道破其中玄機,可見,只要是人,誰都不可能脫俗。 小雷用小喇叭喊吃飯,我結束了與錢老板的談話。 早飯后,我們游覽第一站——黃龍洞。 黃龍洞為大型天然溶洞,位于索溪峪景區的東北部,距我們住地軍地坪8公里,洞體寬大,深遠,分四層,旱洞,水洞各半,錯落相通,洞內長15公里,有13個大廳,16條長廊,1個瀑布,1條地下陰河。 關于黃龍洞,當地有一個傳說,索溪北岸的何家坪,乾隆年間,遭遇了一次百日大旱,老百姓只好央求當地著名法師何俊儒,何俊儒在百姓上們求他的先天晚上,夢見一位少女告訴他:“你要求雨,必須找我爸爸,我爸爸在黃龍洞里。” 何法師知道是好心的龍女來報夢,第二天,他帶上徒弟們打洞求雨,何法師從腰間解下一雙草鞋放在洞口,然后對送行的人們說:“我進洞以后,你們看見兩只草鞋打起架來,千萬不要笑,草些越打的兇,你們越要擂鼓助我的威。” 送行的人們唯唯應諾,何俊儒率領徒弟進洞了。 何法師奔上龍宮,趁黃龍沉睡之機,將司刀掛在龍角上,使它不能變化飛騰,然后取出香紙燒化,祈求它恩賜雨水,那黃龍睜開眼睛,叫法師取出九龍杯來,從口中滴下一滴長涎,法師求龍王說,外面是百日大旱,一滴太少,龍王又張開口滴了一滴,法師師徒仍嫌少,又苦苦哀求,誰知那龍王再也不開口了,何法師等得不耐煩了,便把九龍杯朝龍王頭上砸去,龍王的頭被司刀定住不能動彈,它的全身卻猛烈地扭動起來,何法師也早有準備,各自施展法力和黃龍在洞中搏斗起來。 守護在洞口的人群,當何法師盛得第一滴龍泉時,便見天上下起雨來,當盛下第二滴水時,已是傾盤大雨從天而降了,大家正在慶幸,只見洞口兩只草鞋打起架來,那兩只草鞋飛騰起來在空中相斗,看著這般奇跡,他們都忍不住笑了起來,誰知這一笑助長了黃龍的威風,何法師只好變成一根木料,叫徒弟們變成小鴨子棲于木頭上漂出洞來,那黃龍頭上被何法師掛上司刀以后,黃龍泉常流出清清的泉水,滋潤著索溪兩岸萬畝莊稼。 黃龍洞倚山建了一個牌樓,順木梯上去直達洞口,洞口前有一開闊地,四周有一圈石刻雕碑,導游們還沒有上班,游人三三兩兩的的在洞口前的攤位徘徊,小雷說大家可以先去“唱歌”,洞里是不允許“唱歌”的,所謂“唱歌”用俗話說就是拉尿,不知為什么他們會把拉尿叫成唱歌。 我走進了一個店鋪,老板馬上迎了上來,“瞧一瞧,看一看,快買玉石和木雕,很便宜的。”我看中了一尊木雕的山羊,我屬羊,今年又是羊年,買只羊討個好兆頭,那只木雕山羊的確不錯,雕刻的栩栩如生,身上還背了一串金銀元,店主見我佇立羊前端詳半天,湊上前來:“先生,買一個吧,很好的,羊年大發……”經不住他的勸說,我買了一只,價錢也不貴,只要十元錢。 武陵源有一百多個巖洞,黃龍洞是目前開放的最大的一個。這個被譽為‘國寶’的地下明珠是1982年被當地民兵發現的,它面南而開,婉蜒北進,洞有六大特點:洞叉迭列,回環曲折;洞容寬廣,深奧難測;洞柱高大,千奇百怪;洞石剔透,五顏六色;洞石發聲,勾人魂魄;洞中陰河,可行舟揖。 沿著洞里人工砌就的石級行走,洞內道路時高時低,時東時西,象蛛網般互相穿錯,下有電動游船游20分鐘的陰河,上有高約百米的穹頂。我們懷著虔誠的心情選擇從“幸福門”進或從“長壽門”進,不久就到了“黃龍宮”,這是洞中的大廳之一,它長200米,寬80米,總面積有一萬多平方米。廳內滿眼都是石筍石乳,最高的“定海神針”高達27米,最粗的黃龍壇,直徑達9米,中空可坐12個人,真是前所未見。洞內石柱,千奇百怪,萬態紛呈:如柱,頂天立地;如劍,直指長空;如蓮,疊瓣累芯;如箭,張弓待發。以形取名的更有金雞報曉、石獅衛門、長鞭掛營、仙翁賞雪、云長歸神等等。洞中有石壁如玻璃般透明,隔石舉火,可見焰光;玲挑剔透的鐘乳石,白玉一般,可有些卻是色彩斑爛,金光耀眼,五彩輝映。洞中還有一廳,名“石琴廳”,不少石柱可以發聲奏樂,好比是聲色迷人的娛樂場所。據說當年狡詐的土匪曾在此藏身,可以想象漆黑一片中剿匪部隊的危險處境…… “定海神針”是黃龍洞的瑰寶,管理者為它在平安保險公司投保一個億。這是一根高約19米的石筍,上下略粗,中間細窄部分的直徑也就10厘米左右,因其細而高,所以稱其為針,據說此針是經過20萬年才長成,19米長了20萬年,每105年才長1厘米!就是靠那欲滴還止的溶洞滴水,將微乎其微的沉積物緩慢沉積,才逐漸生長起來的。 站在神針面前,我感到了自己的渺小,人類的渺小:一個人即使長壽,其一生也不過是神針的一厘米!人類的整個文明史,也不過是神針的半米!看著神針,我仿佛看到一個有生命的老人,無言地望著在自己面前指點議論的游人,他知道,只要他打個盹,所有人都將在這世上消聲匿跡,灰飛煙滅。凝視神針,耳邊好象聽到老人的教誨:一厘米太小,一百年太快,把握人生吧,好好生活! 我真誠地向石頭老人鞠躬致意,卻好象見到他一雙淚眼!噢,他是那樣無奈地等待著水滴地降臨,他無力改變自己的一切,假如有一天水滴停止,就是他生命終止的時候。此時,我又覺得他有些可憐:除了觀賞功能,他的價值在哪里?滴噠的聲音仿佛是老人的告誡-----不要象我那樣,只長壽,不幸福,只永恒,不快樂;假如你們機械地重復,消極地等待,你們就真成了我的一厘米! 回頭之間,神針仿佛成了一個大大的驚嘆號!
關鍵字: 枕 武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