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人稱其為“賈長沙”的“賈誼故居”
賈誼故居為湖南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位于長沙市解放西路與太平街口交匯處。公元前177年至公元前174前,西漢著名政論家、思想家和文學家賈誼就住在這里,時任長沙王太傅。
碑廊——內陳列《古今名人詠賈詩選刻》及明清歷次重修故居碑文。共有歷代名人詠賈詩二十二首及明清重修故居碑文五篇。
尋秋堂正廳——清以來,尋秋堂為文人墨客憑吊賈誼之后,吟詩作畫之處,游人亦在此飲茶休息。
賈誼,洛陽人,十八歲即能誦詩屬文,精通儒家經典,22歲任博士,同年升為太中大夫,同僚之中,無出其右。撰《過秦論》、上《論積貯疏》,提出一系列切合實際的改革國家政治的方略,極為漢文帝賞識,數度欲讓賈任公卿高位,因權臣不容,改任長沙王太傅。太傅是當時長沙國兩個重要高官之一,另一個是丞相,馬王堆二號墓墓主 侯利蒼曾擔任此職多年。賈誼與 侯家族有密切的政治合作關系。
在長沙,賈誼撰《吊屈原賦》、《 鳥賦》,奠定了他在中國文學史上的重要地位,故后人稱其為“賈長沙”,故宅被譽為長沙最古的古跡及湖湘文化的源頭。賈誼后又任漢文帝愛子梁懷王太傅,撰《治安策》,他提出的治國方法被二千多年來封建皇帝奉為經典,他制定的削藩的方案,被漢武帝采納后,徹底解除了困擾中央集權的諸侯王割據的威脅,其國防、民本、農本和教育思想,在現代仍閃爍著火花。
二千多年來,湖湘人民極重視對故居保護,歷代毀建相繼,均以賈誼井為中心,原址不變。從明朝成化元年始,形成祠宅合一之格局,1938年毀于“文夕大火”,僅剩太傅殿。1996年11月,長沙市人大常委會決定重修,目前主要景點有:門樓、賈誼井、賈太傅祠、太傅殿、尋秋草堂、古碑亭、碑廊等,有《賈誼生平事跡陳列》。由于賈誼在中國歷史上的特殊地位及二千多年湖湘人民保護故居的非凡經歷,因此,賈誼故居在歷史文化名城長沙有著特殊的影響力。
關鍵字: 內 太平 思想家 湖南省 長沙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