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到內鄉
內鄉縣衙內鄉是南陽乃至河南的旅游名縣之一。內鄉旅游資源豐富,轄區內由世界生物圈保護區“寶天曼(含七星潭、天心洞、五龍潭等景點)”,有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天下第一衙”——清代縣衙,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文廟大成殿、鄧窯遺址、石堂山麻衣道場普濟宮遺址、茶庵古文化遺址、赤眉古城,有恐龍蛋化石群遺址,有五龍寨、黃龍寨等眾多古山寨遺址。寶天曼保護區地理位置獨特,地處暖溫帶向北亞熱帶的過渡區和第二階梯向第三階梯的過渡地帶,是我國惟一的長江、黃河、淮河三個水系的分水嶺,也是我國中部地區保存最為完整的自然綜合基因庫。它保護了過渡帶的綜合性森林生態系統和31個國家重點保護的珍稀植物,50多種國家重點保護的珍稀動物,為2879種高等植物、213種鳥類、62種獸類、14種兩棲類、31種爬行類、67種魚類及936種昆蟲提供了良好的生存與棲息環境,該保護區對中國豐富的生物多樣性有著極為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此外,寶天曼保護區還具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和發展潛力,并建起可持續保護生態的機制;還建立了自然博物館,收集保存生物標本12387種。寶天曼多年來,內鄉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財力,推行嚴格管理措施,對寶天曼保護區積極開展生物多樣性保護,加大科學研究力度,已發展成為河南省生物多樣性的保存基地、科研基地和促進社區發展的示范基地,很好保護了中州大地這一塊“綠色凈土”,自2001年始,內鄉縣抓住寶天曼贏得世界生物圈保護區、國家地質公園等金字招牌的機遇,大膽轉變觀念,實施“以旅游促保護、以開放促發展”戰略,對寶天曼進行旅游開發,完善了景區配套設施,建起了全省面積最大、標本種類最多的寶天曼自然博物館。為處理好保護與開發的關系,該縣聘請專家規劃建設,用地方法規硬性把開發范圍限制在試驗區內,寶天曼游覽區內的各項設施都是嚴格按照“返璞歸真、回歸自然”的生態保護原則敲定的。目前開發出瀑布線、險峰線、生態線三條成熟的旅游環線,能供游客一日游、二日游、三日游,寶天曼已被河南省政府確定為伏牛山旅游開發的龍頭。寶天曼以其獨特的過渡帶生態系統及豐富多樣性的珍稀野生資源被生物專家們稱為“生物物種天然基因庫”。同時它奇特的自然景觀、地質地貌也堪稱鬼斧神工,雄奇瑰麗,山雄石險,古木參天,潭清水秀,飛瀑如練。該保護區具有獨特的生態觀光旅游和地質科普價值,已先后贏得“寶天曼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寶天曼世界生物圈保護區”、“中國森林生態系統定位研究網絡寶天曼森林生態站”、“寶天曼國家地質公園”、“全國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五塊金字招牌。為使寶天曼這一中原明珠早放光彩,三年來該縣投資5000多萬元修通50公里的旅游專線公路,修建7000米的森林旅游步道,在莽莽林海中建起三星級旅游賓館,開辟百鳥、草食動物園等景點,又投資1860萬元架設電力線路80公里,通訊線路86公里,建起移動、聯通基站4處,衛生部門也在葛條爬旅游服務中心建起醫療服務站,寶天曼景區內農家樂的接待床位已達到1300張。去年9月16日該縣成功舉辦了中國·內鄉寶天曼世界生物圈森林保護節,從而在全國叫響了內鄉寶天曼生態旅游。近幾年該縣持續掀起前所未有的立體推介高潮。從舉辦赤眉油桃節、寶天曼世界生物圈森林保護節、組織香港招商團、開展“四、九開放月”活動到參加各大城市的旅游交易會、推介會和經貿會,到加盟中原旅游聯誼會,該縣都將旅游作為王牌推出。去年八月份由縣主要領導分別帶領縣直50多個單位負責人組成十個推介團到周邊十個城市進行專題推介,創造了我省縣級旅游推介之最。為形成廣告的轟炸效應,該縣又加入公共旅游聯盟,依托國家級、省級主流媒體和省內外450余家大中型旅行社輻射周邊城市,在做足省內旅游市場的競爭中占得先機。他們還主動融入全省全國旅游大網絡中,與武當山道教圣地、襄樊隆中、南陽武侯祠等景點,與淅川丹江口水庫、洛陽龍門石窟、嵩山少林寺等景區組成了不同特色互補的旅游線路;并且每年都邀請省級以上知名書畫家、專家學者前來舉辦筆會、寫生、研討會等,借此提高寶天曼的知名度和吸引力。全方位的輿論造勢和市場策動,使內鄉寶天曼旅游花開蝶來。去年“十一”期間陰雨連綿,在全市旅游接待同比下降40%的情況下,前來寶天曼的游客人數增長122%。寶天曼,是大自然的造化,是夏季避暑和科普旅游的理想去處。內鄉油桃內鄉地處800里伏牛山南麓,是亞熱帶向暖溫帶過渡地帶,是油桃的最佳適生區域。自上世紀80年代引種以來,經過20余年的實驗推廣和政府引導推動,油桃生產已呈規模發展態勢,并成為果區農民收入的主要來源。 但由于種種因素的制約,內鄉油桃產業長期處于自發的無標生產狀態,不僅沒有一套科學的標準作為技術支撐,而且生產技術在實施的過程中缺乏系統性和完整性,油桃質量得不到有效保證,油桃生產的潛力得不到充分發揮,整體效益得不到充分體現。內鄉縣質量技術監督局作為主管全縣農業標準化工作的行政部門,緊緊圍繞縣委政府構建“林牧大縣”、做大做強油桃農業支柱產業的目標,充分發揮職能優勢和牽頭、組織協調作用,在無項目資金支持、無現行標準的情況下,經過深入調研、論證、前期籌備等一系列大量繁鎖的工作,完成了油桃標準的草案擬定、送審和正式標準文本的發布實施。該套標準包含品種標準、苗木繁育技術規程、生產管理技術規程、油桃產品標準、包裝貯運標準等共計20個地方標準技術規程,于2005年4月1日發布實施。在此同時,該局又先后派人到中國農科院鄭州果樹研究所、省情報研究中心、各地新華書店收集到國家及行業標準7個,與自制的20個標準相融合共計27個標準,形成了一套比較系統完整的無公害油桃綜合標準體系,涵蓋了無公害油桃生產的產前、產中、產后全過程,使油桃生產實行全面質量管理和控制有了很好的遵循和依據。 標準發布后,內鄉縣質量技術監督局自籌資金3萬元把無公害油桃綜合標準編纂成書,印制2000本,免費發送到縣領導、相關部門、各鄉鎮和重點村組、農戶,對全縣所有村支書和117戶重點示范戶進行了集中培訓,同時深入田間地頭指導廣大果農嚴格按標準統一施肥、統一植保、統一管理、統一采收,從而使27項油桃標準在全縣范圍內得到了很好的貫徹執行。從油桃標準2003年立項以來,內鄉縣質監局就不間斷地多渠道、多形式宣貫推進油桃標準化工作,通過3年來質監部門的大力推動和地方政府的合理引導,內鄉油桃栽植面積已由過去的3.2萬畝發展到6萬畝,掛果面積已達4萬畝,年產鮮果已由過去的3000萬公斤提高到了3500萬公斤,年收入由標準實施前的6000多萬元增加到了6500多萬元。 又是一年5月到,又是一季豐收節。進入5月,內鄉盛產油桃的北部丘陵地區,成片的油桃林已是林木郁郁蔥蔥,紅鮮鮮的油桃掛滿枝頭了,處處洋溢著豐收的喜慶景象。在赤眉鎮胡莊、楊店、魚貫口、邵家嶺幾個主產油桃的村子,鄉村公路上停放著來自吉林、陜西、寧夏、江蘇、上海、廣州等省市的大卡車。農民們在樹上摘桃子,在公路上送桃子,往大卡車上裝桃子,一片車水馬龍繁忙景象。在魚貫口村來自吉林的運桃卡車前,年逾七旬的退休村干部曹軍成正在幫農民挑選、搬運油桃,淌滿汗水的臉上流露出豐收的喜悅。他告訴我們,發展油桃離不開標準化,對果園實施標準化管理,油桃果大,顏色好,味道香甜可口,產量高,今年預計每畝產果量在3000公斤往上,按市場平均價格每公斤2.6元計算,每畝收入近8000元,這比種啥莊稼都強;想想前些年沒有按標準化管理吃虧可真不小,多虧縣質量技術監督局傳經送寶,手把手地教我按標準化進行生產管理,使我現在真正嘗到了學標準用標準的甜頭。 目前內鄉縣已成為全國最大的優質油桃生產基地,并出現了油桃生產的專業鄉、專業村、專業戶,尤其是赤眉鎮油桃栽植已發展成為內鄉林果業中的支柱產業,走在了全國油桃生產的最前列,被譽為優質油桃生產第一鎮。內鄉油桃基地還先后被河南省質量技術監督局確定為河南省無公害水果標準化示范基地,被河南省農業廳認定為河南省無公害農產品產地,并準許使用“無公害農產品”標識,內鄉油桃還在國家工商總局注冊了“赤眉牌”商標。內鄉油桃以其綠色無公害品質,暢銷全國各大鮮果市場,并遠銷俄羅斯和東南亞,內鄉也因此聞名于海內外。
關鍵字: 五龍潭 內鄉縣 古城 天下第一 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