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西安九日全景游DAYFIVE
距離上次發西安游已經有1個多月到2個月啦。西安家庭旅館的老板,還在追問我說,你啥時候再寫呢。我才發現,原來,我已經好久沒動筆了。西安的第五天和第六天,我們選擇了距離西安非常非常遙遠的兩個景點。那里來回要2200公里,想當于我們廣州距離西安的距離呢。大家,一定很好奇,為什么,要浪費整整兩天的去呢?等我告訴大家。究竟是怎么樣的景點吸引著我呢。第一個就是我們炎黃子孫的祖先的黃帝陵,第二個就是壺口瀑布。
原本,我對這個黃帝陵沒有什么興趣,但是,在西線游的那天,和一位老太太坐在一起,和她聊天的時候,感觸了些許東西。那天,她和我說,早知道,西線游是走這些景點,早知道,我去黃帝陵。我問,為什么?她說,身為炎黃子孫的我們,既然來到祖先的故土,都不去探望,是多么的不孝順。她說,我還有一天的時間就回家,一定要去看看。她說,這輩子,說不一定再有機會再來,不想留有遺。
最后,我不知道藍太太有沒有去到。希望最后,老太太能實現愿望。幸好,我們的行程有這個地方。由于,路途太遙遠,我們選擇了散客拼團。每位不含餐費,好似450左右。具體多少,我還真是忘記了。其實,在可以的條件下,我還是不愿意做散客的,記得,那天早上,我們一直拼啊拼啊。拼到9點多才出發。然后一路驅車去景點。午飯過后,抵達景點已經是1點多了。
1.軒轅廟
軒轅廟,也稱黃帝廟,坐北朝南,最早建于漢代,占地約9.33公頃。廟院長140米,寬84米。主要建筑有廟門、誠心亭、碑亭和人文初祖殿。院內有古柏16顆,最珍貴者當屬“黃帝手植柏”與“漢武掛甲柏”。廟址設在橋山之麓。唐代正式將祭祀活動列為國祭,并開始重修擴建黃帝陵廟。
我們當初,來到這里,說,不會吧,這就是黃帝陵。后來,聽導游解說是,這里只是一個去黃帝陵之前,必須拜的一個廟宇,里面供奉著后人為黃帝做的石刻相。還有孫中山、將中正、毛澤東的詩文、題字和祭文。由江澤民、李鵬為黃帝陵整修工程的題詞以及董建華親筆題寫的“香港回歸紀念碑”。當然,還有非常出名的兩棵古柏:傳說為黃帝親手所植的“黃帝手植柏”,距今已有5000多年的歷史了;還有就是漢武帝掛過盔甲的這棵叫“漢武掛甲柏”的柏樹,周身上下,斑痕密布,縱橫成行,柏液中出,似有斷釘在內,枝干皆然。這就是橋山柏中獨一無二的“掛甲柏。”
特別是每年清明節前,這棵古柏枝干上流出的柏液凝結為球狀,就像掛滿了珍珠寶石,閃閃發光,晶瑩奪目,經陽光反射尤為壯觀,吸引著各地前來謁陵拜祖的人。然而清明節一過,柏液中斷,古柏從枝到桿又恢復了原來密密麻麻的甲痕。我覺得,最有意思就是在廟內的香港、澳門“回歸紀念碑”,說明,祖國的的孩子已經回到家。那種感覺,不可言語。
2.黃帝陵
中華民族歷史悠久,光輝燦爛,有五千年的文明史。這五千年的文明史主要從黃帝開國(建國)算起。國 孫中山的祭黃帝陵詞開首就是“中華開國五千年,神州軒轅自古傳,創造指南車,平定蚩尤亂,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這個黃帝陵 ——天下第一陵就在延安市的黃陵縣,黃帝,姓公孫,名叫軒轅,出生于母系氏族社會。母親名叫附寶,據史書上載:“農歷二月初二,在沮水河畔(今黃陵縣沮水河)沮源關的降龍峽生下黃帝,從此就有了二月二龍抬頭”吉祥之說。司馬遷在《史記》里對黃帝是這樣描寫的:“生而神靈,弱而能言,幼而徇齊,長而敦敏,成而聰明”。
可見,黃帝從出生到成長就不是一般人物。他15歲就被群民擁戴當上軒轅部落酋長,37歲登上天子位,黃帝一生重大貢獻就在于歷經五十三戰,打敗了榆罔,降服了炎帝,誅了榆罔,降服了炎帝,誅殺蚩,結束了戰爭,統一了三大部落,告別了野蠻時代,建立起世界上第一個有共主的國家,當選為中華民族第一帝。人類文明從此開始了。所以后世人都尊稱軒轅黃帝是“人文初祖”、“文明之祖”。為此,延安又被稱為中華民族的發祥地。
黃帝是中華民族的祖先,他出生于陜北黃土高原,黃帝族主要活動于陜北黃土高原,黃帝逝世后安葬于今黃陵縣橋山之巔。自唐代宗大歷五年建廟祀典以來,這里一直是歷代王朝舉行國家大祭的場所。新中國建立后,每年清明、重陽節均在此進行祭祀典禮,特別是清明節公祭已是中華民族傳統祭祀大典。
來到這里,突然有一種倏然起敬的感覺,這里就是,我們先祖的安息之地。這里沒有像其他皇陵那樣輝煌,但是,后人為先人的那種尊敬。到處可見。就等我在里面慢慢地帶大家走一圈吧。
day five——six 費用(不含吃含住450):
軒轅廟……20元
黃帝陵……旺季91元,淡季51
去軒轅廟和黃帝陵的路途景色,與我們南方的景致完全不一樣啊。
這就是傳說中的黃帝手植柏,聽說有5000多年啊。。。
漢武掛甲柏,就是這顆,那個造型。。。美得無法形容
多么奇特的造型啊。。。
樹皮的紋路,似乎訴說著這里發生的故事。。。
黃帝的肖像。。。
登基的地方。。。
天圓地方的故事。。。
軒轅廟前,美麗的湖畔
這里就是登上黃帝陵的山路。。。坐車只有五分鐘,走路卻要一個小時
兩邊都很安靜。。。
這里為什么有兩條路呢?但是都是去同一個地方的。。。
這就是有名的下馬石,相傳文武百官參拜的時候,都要從這里下馬,右邊是武官,左邊是文官,導游說,我們來回走不同的路,就可以文武雙全了。。。哈哈
這也是一個很趣的怪樓梯,上級77步,下級78步,意味著每走完一次全程,就增壽1年喔。。。所以呢,我登了兩次。。。
傳說,這是漢武帝時所立的碑。。。漢墓仙臺。。。
廟后面,就是黃帝的陵了。。。
在觀景臺上看漢中的景色
在觀景臺上看漢中的景色
在觀景臺上看漢中的景色
關鍵字: 中華民族 炎黃子孫 軒轅廟 黃帝陵 黃陵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