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謐古鎮——安昌
水鄉古鎮很多,象安昌這樣原汁原味原風貌的卻不多見。依河的老街,幽深的弄堂,凝重的臺門,錯落有致的翻軒騎樓,古樸的石板街路,傳統的店鋪作坊處處是悠遠和靜謐。這里不像烏鎮、周莊,雖也有些游客,但人少、恬jingan詳、更加美麗;這的鎮子不賣門票,鎮里只有四個景點(民居、錢莊、師爺、民俗)聯票20元/人,不看這些景點就不需買票,沿河逛逛,一樣能體驗民俗。有如我般不喜歡喧鬧的人群,不愿意進景點買門票的,那就去到這里的古鎮吧 杭州出發,從彭埠上高速,柯橋出口下,收費30元(我們去蕭山機場繞了一下,以為可以便宜點,誰知道收費35元,問了下,杭州直接過來才30元,用杭州話說,我們是做了一回“62”),直行至轉盤處右拐。前行見到一個石牌坊——那就是安昌古鎮。過了石牌坊,再轉過一座石板橋,就進入了安昌臨河而建1700多米的三里長街。這條長街,是昔日安昌商貿繁榮的歷史見證。據說,原來是灘涂,為了吸引百姓來此參與貿易,小鎮還采取了一些獎勵方式,凡來市者,每人可免費得燒餅四枚。這對于當年的小商販來說,能免費得燒餅充饑,已是很有吸引力的了,于是來此入市參與貿易者就越來越多,再加上這里水運交通十分便利,安昌終于發展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商貿小鎮。 現在見到的長街還基本保留著當年的風貌。一條街河由西向東流貫全鎮,河之南為民居,河之北是商市。兩岸之間有造型各異的眾多石橋相連接,岸邊的路一律用青石板鋪就。盡管好多石板如今業已破損歪斜。民居都是粉墻黛瓦、鱗次櫛比一大片。排門店面則全部面河而開,大多數的店前均有雨篷延至河邊,下雨天買東西可不至于濕鞋。窄窄的街河中有幾條烏篷船停泊在那里,是供游客參觀租用的。 中國銀行的舊址,可見當時商業的繁華! 安昌最古老的橋——寺橋,建于元代。 紹興是出師爺最多的地方,安昌又是“紹興師爺”薈萃之地。師爺館是婁心田師爺的故居,內展示“紹興師爺”這個中國封建社會晚期歷史上特殊的社會群體、特殊的政治文化現象及其在安昌的深厚根基。介紹師爺的種類、工作、生活、學幕概要與著名師爺的簡歷,師爺的典故,師爺的職業道德和展品。據說師爺館全國僅安昌一家,票價10元,我們沒有進去。 安昌總是悠遠、靜謐的。街河的水盈盈的,只有在烏篷船劃過時才會蕩起漣漪,輕輕地拍擊著廝守已久的石板路基和三五相間的河埠。那份平和與冷清恍若醇釅的詩意,很容易就在人們的心底生出根來,以至離開安昌,也會時時想起。可惜街河的水不夠清澈。遺憾!安昌傳統作坊——箍桶店,出名的九斤姑娘娘家就是以此為生。箍桶店的老板!
關鍵字: 傳統 店鋪 景點 水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