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蘇州
700) {this.height= 700/this.width*this.height; this.width=700;}">古巷,小橋,牌坊,老井,笑著的阿婆,結滿青苔的庭院, 評彈、昆曲,聲聲入耳…… 蘇州去過無數回了。象這樣不緊不慢的游走在城坊間,好象已久違了。 700) {this.height= 700/this.width*this.height; this.width=700;}">寫在前面:7/8晨,當我剛要步入火車站時,天空烏云密布,一場大雨看似就要兜頭澆下。 而昨晚,當我和常老師,興致沖沖的趕到濱江大道,剛準備拍點照片。他拿出相機,豆大的雨點就開始砸下來。 這之后的時光就是我倆狼狽的躲在碩大的遮雨傘下,可憐巴巴的望著不再停歇的大雨。 今天的預報也說蘇州是雷雨轉陣雨,被昨夜的雨嚇得差一點就不想帶相機了。 江南的梅雨季節就是這樣的,老天啥時候下雨都不打個招呼。 瞅著天色越來越暗,心里也真是有點悶悶的。 這時小飛發來消息說,蘇州已開始下雨了,媽的。 這次的行走蘇州活動是由阿龍同志發起的。 這位同志一向心細,照例設計了行走路線。 小飛同志是我沒見過的,聽冬冬說過是個長相斯文,體力超強的男同志。 而這兩位同志都是和冬冬徒過環西湖群山全程的大俠。 巧的是,我們仨都去過怒江。冬總開玩笑說,你們都是怒江集團的。 哈哈。真的感覺是怒江把我們聯系到了一起。象青山,象古古,……莫不都是如此的。 出站后,比較順利的只用了十五分鐘就到了約定集合的地點。 阿龍和小飛昨天中午就來這兒了,他倆住一晚。 這次行走的地方是平江路周圍的老巷子和蘇州大學。 而這個平江路,還頗有來頭。 關于平江路,有這么一段介紹摘錄在此: “蘇州,建城至今已有2500余年。 從北宋政和三年(1113)至元末(1367)的254年間,蘇州城一度稱為平江城。“ 在靠近干將路口有一張刻制于南宋(1229)年的《平江圖》,真實的反映了當時城市的格局和規模。 而我們今天要走的平江歷史街區,位于蘇州古城東部。東起環城河,古城墻。西至臨頓路,北自白塔東路,南到干將路。 如果將現在平江路的地圖與古時候的《平江圖》上相應的區域對照后,可以清楚的看到平江歷史街區內現有的街巷、河道、橋梁和《平江圖》上記載的地貌大體上是一致的。 這里是蘇州古城內至今保存得最為完整的一個歷史街區,近八百年來延續了唐宋以來的城坊格局。 我們將從蘇州博物館處的東北街開始,自北向南往平江路走。 (一)、小巷 從百家巷處轉進平江路,一條小河始終伴在我們身旁。 這里不再有車馬的喧嘩。只有三三兩兩的行人慢慢走過,偶爾背后響起一串串車鈴聲。 腳下的路全是石板路,也已是久違了。 老天終究沒有下雨,我到蘇州前,雨已停了。 好象還小出了太陽。 阿龍很聰明,早早就戴上了帽子,他也是個喜歡行行攝攝的人,一直在捕捉著自己喜歡的細節。 小飛同志和我想象中很不一樣。上次聽冬冬介紹,我一直以為他是個高高瘦瘦的同志。其實他比較溫和,很好相處。 經過傳芳巷,走過白塔東路,平江路變得緊湊起來。 小橋連接著左右兩邊的巷子。而那其間深深的庭院總是吸引著我。 墻是灰白的,青苔是綠的,信箱是藍色的,黃色的,跳躍著。 有阿婆拎了馬桶去河邊。 有阿婆倚在自家門口和善的看著我們。 河對岸的舊房子連成一片,墻班駁著。(二)、美人我們仨胡亂走著。 那一條條巷子的名稱都好玩得很。胡廂使巷,丁香巷,大柳枝巷,大新橋巷,混堂巷。 河里不時有船劃過,搖著擼的船家慢慢吞吞的。 走得熱起來,不由得躲在枝葉寬大的樹下歇一會兒。有幾個人從身邊走過。眼前一亮。 好象是拍婚紗的,女的穿著旗袍,男的穿著中山裝呢。這么大熱天,真難為他們了。 大樹下有幾個本地的孩子,好奇的看著那頭。 拍照的人選了路邊一處老屋做著背景。那身穿旗袍的女子個頭很高,身材苗條,于是,我鼓動阿龍,小飛也去那里瞧瞧熱鬧。 那對男女被攝影師不斷要求著拗著造型。臉上稍有些不自然起來。 但在那樣的環境里,這對人兒是多么的可愛啊。 當我們退回到河邊時,忽然發現隔壁屋里頭跑出了個邊扒拉著碗里的飯,邊目不轉睛看著兩人拍照的鄰居。真是有趣。 700) {this.height= 700/this.width*this.height; this.width=700;}">(三)、小雅 走進小雅,純屬偶然。 當我們經過錄葭巷時,在大新橋巷口看到小雅青年旅社的牌子。 我們都很好奇,坐落在這里的青旅會是啥樣的呢,于是想去一看究竟。 小雅所在的這條巷子也是頗有趣的。靠近耦園,附近有些名人故居。 而小雅,本身就是有著三百年歷史的蘇州老宅改建而來的。 結構非常園林,中庭有假山玲瓏,巧妙的利用了老宅的環境。我們進去的時候,有人正在回廊里用青花瓷杯喝著茶,看著《陶淵明集》。真把我們羨慕得不行。 在那里轉來轉去的時候,一個清瘦的男子走過來給我們介紹。聽他的口音并不是本地的。原來這是小飛的老鄉呢,也是北京來的。據說都來兩年了,真是個有想法的人。雖瘦但精神很好,笑起來很有意思。 也是在和他聊天時,得知了附近吃飯的好去處。他還告訴我們,我們想去的評彈博物館和昆曲博物館就在附近的中張家巷里,下午還會有表演。 我們四個站在小雅的木頭屏風后聊天,透過雕花,屋外正是晌午時分,路上少有人走過,一把藤椅靠在河邊,河水緩緩流過。
關鍵字: 天空 火車站 蘇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