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鱗爪
城市,是我棲息的地方;工作,是我謀生的手段。短暫的逃離,往往也很受用。剛剛忙完老板特地交代的任務,閑在了,身心反而覺得有些疲憊,成天就想著尋個假期出去偷偷閑、透透氣。朋友推薦的京南保定是個不錯的選擇,比天津近,花銷又不大,還有驢肉火燒吃,順便也感受一下“兄弟”城市的風情,全當走趟親戚了,呵呵。 “保定”,曾是數百年來一個神圣的名字。這普普通通的兩個字,一直承載著其建城以來的歷史風云、往昔沉積。它是一座擁有近300年郡都歷史的古城重地。因為對保定古城向往已久,所以在沒有真正親近它之前,很自然地會讓人有些憧憬,甚至遐想聯翩。 700) {this.height= 700/this.width*this.height; this.width=700;}"> (保定的味道) 腳步匆匆的保定之行 記得我一朋友,幾年前曾經騎單車去過保定,其中最深刻的印象是保定人的熱情。 保定曾是河北省的省會城市,位于河北省中部,與京津呈三足鼎立之勢,相距均約140公里。西界山西省;北鄰北京市、張家口市;東臨廊坊市、滄州市;南接石家莊市、衡水市。保定市城區總面積54平方公里,現轄三個城區。保定歷史悠久,是堯帝的故鄉,春秋、戰國時期,燕就在境內建都,具有三千多年歷史,是全國歷史文化名城。 在周邊兄弟城市的眼中,保定傳達出了未來“新興古城”所具有的歷史、人文、民情及時代發展的各方面信息。在華北的城市中,其價值的重要程度,僅在京津之后。2005年底的冬春之交,終有機會得以親近這座泱泱故城,得以近距離地去體驗它的脈搏和呼吸。心有所感卻又時間倉促,隨手留下的點滴文字難免淺薄,但這實在是一個外地人眼中真切的今日保定印象。 對于選擇什么樣的季節去保定,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一座北方的古城在變化分明的四季,有著截然不同的韻味和風情:春夏秋冬、風霜雨雪、陰晴冷暖……完全取決于旅行者的情趣。我選擇冬季!若想獲得惟一而真切的感受而游覽保定古城,最好的時機莫過于冬天。只有冬天的保定,才能體會到是純粹的、凝練的、簡潔的、寫意的古城歷史氛圍! 北市區西大街 [形成于老城區的城市印象] 保定市區的公交車多是無人售票,每票1元。保定存自行車還和北京原來一樣,給個小木牌掛在車上,憑牌取車。 有人形容保定城區的發展外擴就像一個比薩餅由6寸到9寸再到12寸……不斷地越攤越大。保定的這種城建尺寸,讓初到此地的人不由自主地感到這座城市的宏大。說實話,相對于更現代一些的城市,站在保定的街道上,抬頭仍然可以望見相對于其他城市更多的藍天白云,也可以更明顯地享受風從身邊的穿流。 保定府是舉國文明的古城,明代時就是北方重鎮,曾和正定(真定)(縣)一起組成了內長城真保鎮。自從近代直隸省省會由天津遷到保定以來,這兒就一直是直隸省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保定的老城區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雖然如今古城墻已經殘缺不全了,但是護城河、古建筑遺跡以及古老的街道卻依然沉睡在那里。 位于保定北市區的西大街西通西關,東面與東大街相連,是保定古城最具歷史文化的一條古老街道。近年,保定市政府大力維護西大街的傳統風貌,并以條石鋪筑了整條街道,保持了清末民初的風格。 700) {this.height= 700/this.width*this.height; this.width=700;}"> (一所隨性的城市) 保定街道民居 [安靜的街道,普通的街巷] 保定市區的商業比校發達,大商場很多,但買東西時明顯感覺價格不算便宜。商業區內人多車也多,行人車輛相互搶行,交通秩序有些亂,這也讓一個城市的商業街區少了很多值得關注的地方。 走進民居街巷,在這里則呈現出與外面商街上車水馬龍截然不同的另一番景象。迎著風,高大的楊樹樹冠,牽動著早已沒有葉子卻依舊隨風擺動的枝條,與四周灰色矮小的民居建筑相得益彰,樹顯得比往常更加秀頎。沒有了綠色但仍然頑強的爬山虎拼盡全力占領了殘舊的院墻,躲在遛鳥人籠里的八哥正不停地呱噪著。 午后明亮的陽光打在幽深的街巷里,顯得很突兀,而反射在對面房子青灰的瓦面上的光,雖然耀眼,但卻反射不出一丁點兒熱,如同鹽投于水般悄悄地溶解了。 街道在眼前不停地延伸、拐彎或分岔,似乎沒有盡頭。每一處院落的門前,或支著簸箕曬著魚干,或扯著鐵絲晾著被單,或有幾輛單車隨意地靠在旁邊。不時見到三三兩兩的兒童在追逐打鬧,年紀相當的大媽們圍在一處嘮嗑閑聊,大叔們則圍坐在小石臺旁下棋或是泡一壺濃茶伴以錄放機里的河北梆子享受著午后陽光。遠處高樓朦朧的剪影如海市蜃樓般虛幻。 時空的交錯是一種很奇妙的感覺,忽然間,有種熟悉而溫暖的感覺在心頭蕩漾,仿佛此時不是置身保定,而是正處于北京后海的某個大院旁。 保定,自古就是北控三關,南通九省,與京、津呈三足鼎立之勢的要塞之地,自元明清代建都北京以后,保定又一度成為聯絡表里翊衛京師的門戶重地。保定文明歷史悠久,人文文化燦爛。現有二十余處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更是上百處之多。保定,是河北省第一文物大市。 700) {this.height= 700/this.width*this.height; this.width=700;}">(直隸總督署后書房)直隸總督署 [一座總督衙署,半部清史寫照] 清康熙八年(1669年),保定成為直隸總督署所在。直隸總督署建于雍正七年(1729年),是我國目前保存最完好的一座清代省府衙門。參觀總督署使人切身感受到清朝的盛衰史。 直隸總督署位于市中心,是清代總督的辦公處所,占地面積3萬多平方米。“儀門”、“戒石坊”森然立于面前,匾額上赫然三個大字“公生明”(古時官場的箴言,是謂公生明,偏生暗之意)。 大堂、二堂、三堂一一呈現眼前。大堂上懸匾額“恪恭首牧”。二堂上懸“政肅風清”牌匾。三堂中間為過廳,東側屋為“內簽押房”,用來處理公務,西側為“書房”。步經三堂,明顯地感覺到了飽經滄桑的總督衙署的威武雄渾之氣勢。四堂為總督及家眷居住之所。 據署志記載,直隸省轄宣府鎮、順天府、永平府、真定府(現正定縣)、順德府、廣平府、大名府(現大名縣)、河間府等八大府鎮。那些中國近代史上的風云人物(曾國藩、李鴻章、袁世凱)都曾做過這里的主人。“一座總督衙署,半部清史寫照”。正是這半部清史,開啟了中國近代社會文明的帷幕,這座威嚴的總督衙署也因此成了中國現代文明的策源地之一。 在一個無風的傍晚,我登上了保定古城的鐘樓,俯望這座城市。在落日的余輝照映下,老城浩蕩,氣勢恢弘,一片片金黃如霞的屋脊從近至遠舒展地鋪開直到視力盡頭的天際線。 古蓮花池 [幾疑城市有蓬萊] 一泓碧水,玉欄環護,楊柳依依。其間一小島,上有水心亭。亭高約三丈,八角雙層重檐攢尖頂,攢金柱間裝飾著棱花隔扇門窗。其造型玲瓏雅致,挺拔秀氣。 水心亭是保定古蓮池公園的精華所在。憑欄四望,園中美景盡收眼底。亭北,曲徑橋銜亭接岸,勢若游龍戲珠;亭南,宛虹橋凌空飛架,猶如長虹飲澗;亭東,水東樓掩映在柳簾之后,秀容可辨;亭西,君子長生館臨漪瀟灑,卓然傲岸。而水心亭
關鍵字: 保定 天津 工作 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