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和我-2006同里自助一日游
同里的退思園在幾年前被接納為世界文化遺產,在宣傳資料上又看到美國紐約市在其一植物園內以退思園為藍本建造了一座中國式江南庭園并取名“退思莊”,因而,我早就想去看看了。只是老婆表示我們已經走過幾個類似的小鎮如周莊、烏鎮、西塘等,不應該在一段集中的時間里猛游風格雷同的景點,于是我把同里游的想法暫時擱置了兩年。前段時間和表弟大胖聊起同里,他表示也正想帶三年級的兒子去那里,于是相約同游。表弟有私家車,而我和老婆沒車也不會開車,還好兩個孩子都小,兩家共四個大人兩個小孩正好能坐一輛車同游。為了給孩子們做出榜樣,我提前好幾周認真地做好了計劃。考慮到老婆和表弟屬于享受生活型的“懶人”,估計他們無法同意我這類不論何種氣候都要時刻不停猛玩的風格,只好退而求其次甚至再次,計劃到同里,先午餐讓辛苦開車的表弟歇一歇,然后盡可能深地深度游退思園,如有時間和體力,再去逛一下別的景點。 10月5日早上10點左右,我們從表弟家出發。為了打發路上兩個小時左右的大段時間,我為女兒和侄子講開了我事先準備的一個歐陽修“出對聯易,對對聯難”的故事。在給了足夠多的提示后,我賣了一個小關子亮出上聯做“考題”讓他們對下聯借以讓兩個小家伙活動活動他們的小腦瓜。盡管他們直到同里鎮也支支吾吾沒答出個所以然來,但他們在聽故事、猜答案的過程中總算是學到了一些東西。小學三年級的侄子在這個過程中的表現尤其出色,能從不同的側面思考,而小學一年級的女兒則思路窄很多。不過,好歹他們對出了下聯中我提示過的那部分,證明他們的確動了腦筋。盡管看到老婆偷偷提示兩個小家伙,我仍為了提升其自信心而不住地猛夸他們。哪知老婆高興之下又和我抬杠,主動揭破了自己的“作弊情節”:“你真以為兩個孩子能對出下聯?”全不顧我為提升孩子們自信心所做的努力。我參加跆拳道專業教練培訓時曾學過運動心理學,知道自信心的培養在正規跆拳道訓練中的極端重要性,教育心理學在這一點上應該是相同的。被老婆這么一抬杠,我一時竟郁悶得說不出話。。。。。。順便,我也告訴侄子和女兒要向故事中兩位主人公的急智、反省與一言九鼎學習。 在同里的松鶴樓吃過午飯,我們仔細地游賞了退思園。其第一任園主曾為內閣學士,因涉嫌貪墨卻查無實據而被罷官后,花十萬兩白銀造了這個園子,意從《左傳》中的“進思盡忠,退思補過”為園子取名“退思”,還曾作詩表明心跡:“題取退思期補過”。在我看來,十萬白銀的奢華園子與這個補過心跡基本證明了其貪墨事實,取名退思就能補過?如何補過。。。。。。再做官嗎?!取名退思是否是仍想“進思”而做出的一種政治姿態?!無論如何,退思園的確不愧其世界文化遺產之名,我尤其喜歡那個能一覽全園風景的“攬勝閣”。出園后,我們坐了手劃木船觀賞了沿河的小鎮風光。沿途不斷地在心中遺憾這個古樸的小鎮已經成了不折不扣的全民皆商的購物鎮了。由于時間原因,我們沒有再游覽其他景點就踏上了歸途。。。。。。! 回家的路上,侄子和女兒給我出題要我講一個李白的故事,真是“出題易,答題難”!我搜腸刮肚地好不容易想起了李白的那個“閣下李先生”名對故事。(這個故事還有另外一個明代大學士李東陽的版本)。 我很喜歡這兩個孩子。。。。。。在和他們共處時,我總會驚異于他們的那種孩子特有的童真與聰慧。侄子曾被表弟與弟妹描述成特級頑童,但他和我。。。。。。他唯一的伯伯。。。。。。同處時似乎從來就是舉措得體乖巧。侄子是我們這個大家庭第四代中最大的一個孩子,女兒行二,老婆和我發現女兒喜歡同比自己大的這個哥哥玩,我們甚至進而發現女兒似乎不喜歡同比自己小的孩子玩。女兒現在還有一個小他兩歲的表妹,我“退思”一下,是否以后得帶她和小妹妹多走動走動。
關鍵字: 一日游 同里 植物園 紐約市 退思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