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人的沙家浜
一到沙家浜,我的第一印象就是:這里是當年36名新四軍傷病員養傷的好地方。首先,這里湖面廣闊,人鉆進蘆葦叢中就像走入迷宮;另外,這里的空氣透明清新,物豐水美,自然風光怡人。因此,給沙家浜加上“迷人的”定語,應該是再合適不過了。 沙家浜就坐落在江蘇常熟最大的湖泊———昆承湖岸。以前,我一直以為“浜”就是湖泊的意思,可是當地人把村子習慣稱為“浜”。因此,有的村子以此類推,就叫李家浜,或者是朱家浜。不用多解釋,沙家浜就是村子里姓沙的人占多數。我們去的時候,整個湖泊像一面巨大的鏡子,長滿了各種水上植物。人在湖中穿行,除了水之外,滿眼是綠。有時突然會有一群水鳥帶著一股氣流從我們頭頂上掠過,這里的鳥不怕人,它們在你的視線中,自由地鳴叫、嬉戲。我們在欣賞它們的同時,它們也在欣賞著我們。游人在水草中經常能發現一窩窩的小鳥和鳥蛋。從這個浜到那個浜,當地人都是坐著小船出門,船就像我們城里的公共汽車。更有意思的是:這里的自由市場也設在水上,大家劃著小船聚排成兩行,有賣菜的、有賣生活日用品的,船來船往好不熱鬧。 沙家浜最出名的要數那“春來”茶館,然而這里的茶館幾乎家家都叫“春來”。據當地人介紹,在沙家浜一帶竟有34家。而且,老板個個都是江南典型的漂亮女人,她們都叫阿慶嫂。你只要在茶館里一坐,就會有一位身著藍底印花襖、手拿白瓷茶壺的阿慶嫂,笑瞇瞇地給你沏上一杯綠茶。你也可以在茶館外的樹陰下,聽上一段由茶館聘請的演員給你來上一段《智斗》。“壘起七星灶,銅壺煮三江,擺開八仙桌,招待十六方。”有人說:這段精妙的唱詞出自于著名作家汪曾祺的筆下。它都給我們幾代人創造出一種文字的美感。 到了沙家浜,我才了解到京劇《沙家浜》之外當年鮮為人知的歷史背景。京劇中的郭建光原型真名叫夏光,36名養傷的新四軍戰士都是葉飛的部下。雖然他們帶著傷病,但是他們仍然戰斗在沙家浜這片沙場上。《沙家浜》這個劇名是毛主席起的,也就包含著這層意思。如今的沙家浜已被開發成旅游區,為了紀念新四軍曾經戰斗過的這片熱土,人們建起了紀念亭。此外,這里江南居民的生活風俗也很有特色,當地成立了一個展覽館以供游人更多地了解江南。沙家浜物饒豐厚,現在已到了收藕、收菱角的季節,這里的空氣到處散發著陣陣清香。當地人告訴我們:這里的藕比洞庭湖的藕還要好,還要粉嫩。 在沙家浜值得高興的是,我還在船上釣了一回魚。這里的魚很容易上鉤,但是起釣往往是件費勁的事。因為湖中的大魚不是把魚竿帶跑,就是把小船上的人拖進水里。當地人開玩笑說:這叫“魚釣人”。還好,我只是釣了兩條兩斤多重的魚,拿到岸上的酒館叫廚師燒了一桌子“江南魚宴”,菜備齊后,我和同伴斟滿水酒,飽吃了一頓。飯后,面對一片綢緞般的湖水,心中抑制不住地冒出一句話:好美的地方!
關鍵字: 傷病員 新四軍 最大的 沙家浜 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