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的漁灣
它叫漁灣,但它不是一灣水,而是一座山,一座自然純凈、淳樸險峻的山。這是我們信息公司為慶祝公司成立兩周年而舉行的集體旅游的第二天的第一站。昨天泡了泡日照的水,今天自然要登登連云港的山。在天山酒店吃過還算豐盛的早餐,我們一行19人匆匆登車出發。約一個小時后到達距連云港市區20公里處的漁灣。每人掂了一瓶水,拿好相機,扛上隊旗—我們出發了!據導游介紹,兩百多年前,漁灣只是云臺山脈延伸到大海中的一個小島,偶爾有漁船停泊。在明代的《云臺山志》中,“漁灣龍潭”是“云臺三十六景”之一,因道路陡險而少人探及。近年來隨著不斷地開發,游人漸如織。開始時的路是修好的臺階,還不算陡峭。登了一段后卻發現再向前走,必須穿過一個象花果山水簾洞一樣的橋。左邊的橋孔上是向右噴射的水柱,右邊的橋孔上是向左噴射的水柱,兩邊的水柱在空中交接,形成一片空濛的雨霧。怕濕的女士們紛紛撐起了傘,而勇敢的男士們早已或悠然地踱過或急速地跑過。我正欲通過,忽有一人走近:“瓜皮帽要嗎?”我正眼一瞧,什么瓜皮帽,不就是將荷葉剪小一些扣在頭上嗎?遂伸手一搖:“不要!”沖刺而過。路漸漸地陡峭起來,一旁是突兀的山石,一旁是無底的深淵。大家開始變得小心翼翼,惟恐有個什么閃失,再也回不到我們可愛的公司了。漁灣真是一座水做的山,到處可見碧汪汪的水:或是一條纖細的溪流,或是一掛飛流的瀑布,或是一汪青綠的深潭。耳邊除了游人嬉戲的歡笑,便是嘩嘩的水聲。不過據路旁賣紅心桃子的大媽講,這水還是小的,如果是下雨天,那才叫—嘿嘿!究竟是怎樣一個壯觀的景況,我只有根據她的“嘿嘿”去想象了。漁灣以“三潭、一洞、三汪”為主線。三潭即三龍潭、二龍潭和老龍潭,一洞即藏龍洞,三汪即綠水汪、清水汪和黃水汪。盡管睜大了眼睛,留足了心思,也沒能分清這是哪個潭,那是哪汪水。可喜的是,每一個小水洼都有著天造地設的無窮神韻,足以讓我們留連忘返,駐足不前。特別是那掛瀑布(后來據考證是老龍潭的),落差40多米,紛紛轟瀉,飛珠濺玉,伸手可及。讓我又想起兩年前在太行山脈看到的相似的一幕,不禁感嘆:“祖國山河一片大好啊!”仗著自己年輕矯捷,有登過那么幾座山的經驗,先同事們一步搶占了山頭。立于山頂,眺望四周,只覺一片綠色籠罩于無際的群山,這就是自然—人類總想征服,卻不得不嘆服的自然。回頭看見兩個靈巧的采茶姑娘,雙手正上下翻飛地忙采茶。走過去問她們采的什么茶,被告之是云霧茶,江蘇三大名茶之一。“云霧茶?不知喝起來會不會有像置身山頂般騰云駕霧的感覺?”想買一些,又記起錢包還帶在同屋女孩的背包里,只好等他們上來了。 遠遠的,看見了張總手中飄揚的旗幟。哦,我親愛的同事們,你們終于上來了!同屋的女孩見了我,第一句話就是:“你的錢包濕了,還在我身上留下了綠印兒。我的相機也濕了。”只見她身上淺色的t恤上有一個方方正正的印痕,還帶著我熟悉的花紋。我想,一定有人落水了,順便讓放有我錢包的背包也洗了個漁灣的澡。果不其然,我們英勇的旗手胡杰同志不慎滑到了水里,而背包正背在他的肩上,自然也跟著下水了。據說為了找落水的相機,他在水里摸索了好長時間,嘗夠了漁灣潭水的清冽。望著走上來的濕淋淋的胡杰,大家又笑了。我們在笑聲中開始尋找下山的路。 11:30分,我們集合整隊,告別了美麗的漁灣,向我們的下一個目標—海鮮進發了!
關鍵字: 公司 天山 日照 水 連云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