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明古城墻
南京古城墻修筑于明朝,是明太祖朱元璋經過3年準備,經歷4個階段共21年時間才建成的。朱元璋為了建造南京城墻曾下令5省、20州、118縣燒制城磚。為了保證質量,每塊磚上都要打上燒制的州、府、縣及工匠和監造官員的姓名,如不合格一律退回重做,再不合格就將治罪。可見嚴格之極。這些城磚長40~50厘米;寬20厘米左右,厚度不少于10厘米。其總數約為3億5千萬塊。明代的南京城墻分外城、內城兩道,外城周長達60公里,今已不復存在,但外城的18個城門名稱仍沿用至今。南京城墻現存21.351公里,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最近南京政府修復了解放門至玄武門段1.5公里長的城墻,墻上的雉堞與內側的女兒墻均按明代原樣修復,并從解放門新建了5米寬的登城步道,方便游客登城游覽。與秦淮河緊密相依的南京古城墻,是歷史的象征。南京城墻全長33.5公里,高度為12米以上,厚7.62米至12.19米。城以花崗石為基,巨磚為墻,每磚側石均有造磚者的府縣官衙和年月日,規格一致,筑成時用石灰、桐油、糯米汁混合夾漿,十分堅固,屹立數百年,巍然無恙。城墻上有碉堡2000座,城門24個。保存比較好的有城南中華門、西北挹江門、城東北玄武門、城東的中山門等。應天府的正南門中華門古稱聚寶門,是南京城墻上最大的一座城門,也是我國最大的一座城堡。建筑形體像甕,故亦稱甕門,是專門為抵御敵軍攻城而設計的。甕城工程雄偉,結構復雜,城分兩層,門有四重,建有27個藏兵洞,能藏兵3000。它是我國最大的甕城,現設有甕城歷史陳列室。南京古城墻規模之大堪稱世界第一,是我國古代建筑史上的一個杰作。
關鍵字: 中華門 中山門 南京城 古代建筑 年月日 解放門